灸劳法
见骨蒸病灸方条。
见骨蒸病灸方条。
穴位深浅分部名。亦称“地才”。指深层。参见人部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东白,号梅山。浙江绍兴人。长于儿科,尤专于痘疹。认为王肯堂之《幼科证治准绳》博而太繁,学者难于检阅,遂据之于1701年撮其要而编成《痘疹要略》一书。论治注重辨别证之虚实和小儿禀赋
人体部位名。①指会阴深部。《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滑伯仁注“纂内深处为下极”。②指长强穴。杨玄操注:“下极者,长强也。”③张介宾:“下极,两阴之间,屏翳处也。”即会阴穴部位。④指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手丫发。见该条。
病因分类之一。一般指外感六淫之邪。参三因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掖痈、夹肢痈、挟痈、夹痈。多由肝脾二经结热,气滞血凝所致。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疼,乃生寒热;或初起患处即红肿热痛,身发寒热。初宜服柴胡清肝汤,外敷冲和膏;若脓成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属产后下利范畴。参见产后下利条。
【介绍】:见张三锡条。
出《新修本草》。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即天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