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溃疡病急性穿孔

溃疡病急性穿孔

急腹症之一。属祖国医学胃腕痛、厥心痛范围。多由平素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复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气血骤闭而发为本病。症为胃脘部突发性剧烈疼痛,迅及全腹,腹硬拒按,汗出肢冷,恶心呕吐,气促脉数或脉微欲绝,舌苔薄白,后则转黄;晚期热邪伤阴,易于亡阴亡阳,并发中毒性休克,少数患者湿热未尽,遗有腹腔残余脓肿。治疗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为穿孔发生到穿孔闭合,由于中焦气血骤闭,治宜疏通气血,缓急止痛,防止郁热扩散。以针刺为主,取足三里中脘梁门天枢内关诸穴,配合半坐卧位,禁食,胃肠减压及输液以扶正祛邪。第二期从穿孔闭合到腹腔渗液完全吸收,以清热解毒、峻泻实热为主。用凉膈散大柴胡汤化裁,清除腹腔感染。第三期为胃肠气血已和,热邪渐退,可按病情继续用药。能使大部分患者免于手术而治愈。但有中毒性休克,复杂性穿孔,腹腔渗液多者,或用非手术疗法积极治疗观察10小时无效,且病情恶化者,均应行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 客主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又作容主。即上关,见该条。

  • 调经化瘀丸

    即消积通经丸,见该条。

  • 猫眼根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白狼毒之别名,详该条。

  • 脏俞五十穴

    经络俞穴。出《素问·气穴论》。指五脏的井、荥、俞、经、合五输穴,共二十五穴,左右合计为五十穴。

  • 痰火怔忡

    怔忡之一。见《类证治裁》卷四。《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本证可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治宜化痰、清火、镇心,用参胡温胆汤、金箔镇心丸等方。参见怔忡条。

  • 万氏家传伤寒摘锦

    见伤寒摘锦条。

  • 气交变大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论述了天地阴阳和五运六气的消长胜负关系,以及由于这些关系所造成的天地万物之间的灾害情况,古人认为可从五运的德、化、政、令的正常功能和它的太过不及的反常变化,结合星辰的出现,说明这种环

  • 太医院知印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 当归润肠汤

    见《东垣试效方》卷七。即润肠汤第二方,见该条。

  • 水疱

    即水痘,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