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病名。《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阳明,阳明热盛阴伤,其症消谷善饥,饮食不荣肌肉,故称消。后世将消病分为三类。《医述·三消》:“消病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景岳全书·杂证谟》:“消证有阴阳,尤不可不察。如多渴者,曰消渴;善饥者,曰消谷;小便淋浊如膏者,曰肾消。凡此者多由于火。”亦指中消。《杂病源流犀烛》:“二阳结,谓之消,皆中消也。”参见三消、消渴、中消条。本病可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

猜你喜欢

  • 痧子

    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 芜荑散

    ①《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五方。槟榔、芜荑各三钱,木香一钱。为末,黎明先吃炙肉一片,石榴根煎汤送服。治肠中诸虫。②《医灯续焰》卷八方。芜荑、雷丸各半两,干漆(捣碎,炒烟尽)一两。为细末,成人每服三钱,小

  • 山田薯

    见《泉州本草》。为萆薢之别名,详该条。

  • 惊者平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①惊悸怔忡、心神慌乱的一类病症,可用重镇安神法或用养心安神法以平定之。②小儿惊风抽搐一类病症,可用镇静平肝法,如磁朱丸之类平之。

  • 理法

    推拿手法名。又名缕法。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用手握住肢体,然后一松一紧,自上而下循序移动。多用于四肢部。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 格阳虚火失血

    病证名。指劳欲过度,真阴亏损,虚火上浮而致的大吐大衄。《不居集》卷十三:“格阳虚火失血:格阳失血,多因色欲劳伤过度,真阳失守于阴分,则无根虚火,浮泛于上,多见上热下寒,或头红面赤,或喘促躁烦,而大吐大

  • 方镊子

    眼科手术器械。见《眼科菁华录》。全铁制造(见图40)。古代使用竹夹治疗时,用方镊子紧固竹夹。图40

  • 瘣疰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人先天他痛,忽被鬼邪所击,当时心腹刺痛,或闷绝倒地,如中恶之类。其得差之后,余气不歇,停住积久,有时发动,连滞停住,乃至于死。死后注易傍人,故谓之鬼疰也。”可选用犀角散

  • 软疖

    病名。《卫济宝书》卷上:“大人毒存而为漏,小儿毒存而为软疖。”指疖之有脓者。初起时用紫荆皮、石菖蒲各等分为末,酒调敷。亦可用清热解毒的药膏外敷。内服清热解毒之剂。若脓已成,宜及时排脓,易收口。参见外痈

  • 打结花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新蒙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