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泝(sù 素)

泝(sù 素)

逆流,亦作竖起。《素问·皮部论》。“泝然起毫毛。”谓恶寒而毫毛竖起。

猜你喜欢

  • 齿不生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即齿迟。见该条。

  • 阳中之少阴

    ①指肺。《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少阴,肺也。”②指两手之三阴经络。《灵枢·阴阳系日月》:“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

  • 红南瓜

    见《中药大辞典》。为桃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 李元孙

    【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生。馆陶(今河北馆陶)人。世代业医,其父李亮、兄李修,均为当时名医。各详本条。

  • 消肌

    病证名。为小儿消渴之一。即消中。宋·黎民寿《简易方》:“若热蓄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内,消谷善饥,食欲倍常,不生肌肉,好饮冷水,小便频数,色白如泔,味甜如蜜,名曰消中,又曰脾消,属于中焦,病在水谷之海

  • 耶律敌鲁

    【介绍】:辽代医生,契丹族。字撒不椀。精通医术,善察形色而知病情。983年(统和初)官至节度使。治病方法奇特,据《辽史》记载,他擅长精神治疗法,枢密使耶律斜轸之妻病沉疴,数医不效,敌鲁视之曰:“心有蓄

  • 口庭

    即口腔。

  • 脾统血

    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脾有统摄血液,使之运行于经脉之中,不致外溢的功能。《难经·四十二难》:“脾……,主裹血,温五脏。”《血证论》:“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脾主中焦,化生营气,营行脉

  • 脾中寒证

    指脾受寒邪所致的病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脾中寒之状,心腹胀,四肢挛急,嗳噫不通,脏气不传,或秘或泄。”治宜温脾散寒为主。选用不换金正气散、附子五积散、姜附汤、温脾丸等方。

  • 临产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临蓐、临盆、临月、临草、卧蓐、坐蓐、坐草、草蓐、上草、免蓐。指临近生产,进入分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