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郁吐血

气郁吐血

病证名。指气机郁结不舒所致的吐血。《医贯·血症论》:“但郁之一字,不但怒为郁,忧为郁,怒与忧固其一也。若其人素有阴虚火证,外为风寒暑湿所感,皮毛闭塞即为郁。郁则火不得泄,血随火而妄行。郁于经络,则从鼻而出;郁于胃脘,则从吐而出。”其症多见恶风寒,面色晦滞,口苦口酸,恶心喜呕,脉涩。木郁达之,治以舒郁为主,宜逍遥散丹皮、茱萸、黄连栀子之属。血止后,继用六味丸滋阴。因忧思气郁,损伤心脾者,兼见神疲肢倦,气短气怯形气憔悴,饮食无味,或饥不欲食,卧不得安,宜用五福饮五阴煎等治本。气陷者用归脾汤大便时溏,四肢不温者,宜六味回阳饮白术等(见《景岳全书·杂证谟》)。

猜你喜欢

  • 蛇头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作池头。即温溜,见该条。

  • 牛刺竻菜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 葛可久

    【介绍】:见葛乾孙条。

  • 黄花柴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一枝黄花之别名,详该条。

  • 穿掌疽

    病名。即手心毒。见该条。

  • 无名肿毒

    证名。见《医学入门》卷六。又名肿疡、虚疡。①《外科大成》卷四:“无名肿毒者,以其随处而生,不按穴次,不可以命名也,皆因风邪寒热客于经络所致。但其因风邪内作者,则无头无根;因气血相搏者,则有头有根;因风

  • 内伤衄血

    病证名。统指无外伤、外感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卷二:“内伤衄血之症,身无表邪,目睛或黄,五心烦热,鼻孔出血。”常由肺热上壅、胃热熏蒸、肝火上炎、阴虚火浮等因所致。因肺热者,伴见口干鼻燥,或见咳呛。治

  • 打不死

    见《广西中药志》。为落地生根之别名,详该条。

  • 倪纯宇

    【介绍】:见倪朱谟条。

  • 花旗参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西洋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