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中

气中

经外奇穴名。出《医学纲目》。亦称气冲。位于脐下1.5寸,再旁开腹正中线1.5寸处。主治妇人血弱气喘腹痛肠鸣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②类中风证之一种。又名中气。多由七情气结,或怒动肝气气逆上行所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论诸风气中:“因事激挫忿怒而不得宣泄,逆气上行,忽然仆倒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手足拘挛,其状与中风无异,但口内无涎声。此证只是中气,不可妄投取涎发汗等药,反生他病。但可与七气汤分解其气,散其壅结。”《医宗必读·类中风》:“但风中身温,气中身冷,……急以苏合香丸灌之,候醒,以八味顺气散香附,或木香调气散。”

猜你喜欢

  • 睫毛的简称。详该条。

  • 淡竹茹

    见《食疗本草》。即竹茹,详该条。

  • 水激丹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为小儿丹毒之一。系足少阳胆经风火所致。证见两胁虚肿红热。治宜内服加味小柴胡汤,外用青黛末调香油或鸡子清涂患处。

  • 川连

    见《本草蒙筌》。为黄连之处方名,详该条。

  • 鹿胶

    见《本经逢原》。即鹿角胶,详该条。

  • 赤脉贯目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即赤脉贯睛,详该条。

  • 水车藤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锡叶藤之别名,详该条。

  • 白耳子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白木耳,详该条。

  • 清暑利湿

    治疗夏季暑湿病的基本方法。暑多挟湿,故清暑常须利湿。症见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者,用六一散、薏苡竹叶散。

  • 精气夺则虚

    精气,指人体的正气。指疾病过程中,正气过度耗损,出现虚证的病机。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细弱无力等。《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