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六。即胸、肋骨伤折。详见胸骨伤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伯期。婺源大畈(今属江西)人。世医出身。屡考科举不中,改学医术,在黄山白岳山一带行医。临证精于治痘,认为痘科无死证,治不好,是医生之过。著有《痘科秘诀》,已佚。
证名。出《银海精微》卷三。指内、外障眼疾不红赤而疼痛的证候。参见白眼痛及痛如神祟条。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咳嗽》。即早晨嗽。详该条。
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下痢。详该条。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阳主三阳之表,处于最外围,故为开。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病名。又名五更泄、五更泻。指肾虚闭藏失职所致的泄泻。见《普济本事方》。《世医得效方》卷五:“安肾丸治肾泄腹痛无定处,似痢非痢,骨痛面黧,腰脚时冷,用七气汤送下。”《寿世保元·泄泻》:“人病泄,每至五更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商代表金运,金运平气之年,无太过与不及,称为正商。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白术一两,白芷、羌活各五钱,黄芩、滑石、牵牛子各一两半,大黄二两半。为细末,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百丸,临卧茶水送下。治眵多羞明,赤脉贯睛,大便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