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
【介绍】:
参见李调条。
【介绍】:
参见李调条。
病证名。地丁(即悬雍垂)红热肿痛。为心火上炎,血热为患所致。病之初起,地丁微红,逐渐肿大,继而色鲜红,肿甚而热痛,啼叫不安,妨碍吮乳、吞咽和呼吸,并有窒息的危险。治宜泻火解毒,用犀角、连翘、黄连、大青
即少阳,以其为生气之首。故名。
病名。明·周慎斋《秘传女科》:“阴户生疮名天马疮。”详阴蚀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南天竹子之简称,详该条。
是粘的异体字,参见粘汗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眉心疔。见该条。
指各部脉搏跳动参差不齐,不相协调。《素问·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
闻诊之一。从病人的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暖气等声音变异,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
筋骨结合的地方。《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马槟榔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