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李时珍

李时珍

【生卒】:1518~1593

【介绍】: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科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父亲李言闻在当地以医术知名。他曾考科举,后弃儒业医,继承家学,更注重研究药物,重视实践,曾广泛参考历代医药及其他有关文献八百余种,并亲自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向广大劳动群众举凡渔人、农民、工人、车夫、猎人、皮工、铃医等请教,重视药物的临床作用,通过亲身服药、临床观察及有关实践,对药物进行研究、比较、分析、纠正了古代本草书籍中不少关于药物产地、品种、药名及治疗作用方面的错误。经过二十七年的艰苦实践,著成《本草纲目》,书中共收药物1892种,是明代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无论在药物分类,鉴定、采集、炮制、保藏等各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对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敢于否定前人的错误,对统治阶级竭力提倡的服食炼丹等迷信邪术也给予坚决抨击。认为药物的性能可以用人力加以改造,使其符合人们的需要。对自然科学的其他部门如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等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尤其是生物分类学,具有进化论思想,较为突出,是世界公认的古代著名科学家。《本草纲目》自十七世纪起,先后传到亚洲及欧洲不少国家,受到有关医生和科学家的重视,评价很高,其中不少部分已被译成英、法、德、拉丁、日等几种外国文字,日本且有日文全译本。其他著作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在针灸学和诊断学上也有一定贡献;另有《五脏图论》、《命门考》等,已佚。

猜你喜欢

  • 曲焕章

    【生卒】:1878~1938【介绍】:云南江川人。彝族。少时从草药医姚连钧学习,随师遍涉江湖,行医施药,耳濡目染,渐明医道,曾研制成伤科“白药”,疗效甚佳。1925年改名百宝丹,行销日广,为军阀敲榨威

  • 叶向春

    【介绍】:清代医家。字完初。江苏华亭(今松江)人。长于治疗小儿痧痘,编著有《痘科红炉点雪》一书。

  • 胡索花

    见《草药手册》。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 鸡癫

    病名。即鸡痫。见《圣济总录》卷十五。因痫发声如鸡鸣故名。参见癫、痫、六畜痫条。

  • 五淋

    指五种淋症。①指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七。②指冷淋、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③指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见《医部全录·淋》。④《医学纲目

  • 产后气喘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气喘者,由败血冲肺、九死一生之症也。……若污血乘虚,由下而上,奔冲入肺,则面黑发喘,最险难治,急宜夺命丹,或琥珀保生锭子急煎,定喘保肺汤可救一二。”属产后危重症。

  • 洄溪脉学

    书名。原题清·徐灵胎撰。1卷。作者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谿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虽非系统之作,但论述简要

  • 热毒瘰疬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因风热毒邪入于手足少阳经而引起的瘰疠。其症多伴发于热毒疮疡的患儿。如头、面和颈部疮疡,则颈部出现瘰疬。轻者略有疼痛,可以自愈。重者局部红、肿、痛、热,并有显著触痛及发热

  • 胎寒不安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孕妇阳气素虚,阳虚内寒影响胎元,症见吞酸吐酸,或呕恶、胀满、泄泻,以致胎寒不安。宜温阳散寒,佐以安胎,用理阴煎(熟地、当归、炙草、干姜)为主。若脾肾两虚,或呕,或胀加

  • 似疟

    病证名。指如疟非疟的一类病证。《医贯·疟论》:“世间似疟非疟者多。世人一见寒热往来,便以截疟丹施治,一截不止则再截,再截而止,止而复发复截,以致委顿,甚或因而致毙者有之,是不可不辩也。经曰,阳虚则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