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父
【介绍】:
见李濂条。
【介绍】:
见李濂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轮上一颗如赤豆。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小贯众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丁亦作疔。《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肝之外候也。脏腑热盛,热乘于腑,气冲于目,热气结聚,而目内变生,状如丁也。”
证名。指泄泻由肺中燥火引起者。《医学传灯·泄泻》:“又有肺燥作泻者,人所不知,秋伤于燥,内热咳嗽,肺中之火无处可宣,传于大肠,故令作泻。”治宜清肺润燥,用清金润燥汤。
病名。见《红炉点雪》卷三:“痰火声哑,乃肺经已绝,死不治。”似指咽喉癌或喉头结核的失音所致。故认为不治。
病证名。指无物无滞的痞证。多由饮食伤中,劳倦过度,或脏腑阴阳亏损,气机斡旋无力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痞者,痞塞不开之谓。……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
【介绍】:见徐谦条。
察鼻上色的方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鼻端青为腹冷,黑为水气,白为无血,黄为胸寒,赤为有风,鲜明为留饮。
见《本草蒙筌》。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指因饮食不节引起的气喘,故又名食积喘逆。《症因脉治》卷二:“食积喘逆之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厚味,日积于中,太阴填塞,不能运化,下降浊恶之气,反上于清道,则喘呕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