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李密

李密

【介绍】:

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希邕。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精习经方治病时擅长针药并用。撰有《药录》2卷,已佚。

猜你喜欢

  • 癥结

    出《史记·扁鹊列传》。泛指病邪所积聚之处。

  • 脱汗

    证名。《医碥·汗》:“脱汗,阴盛格阳,汗从阳脱,味淡不咸,如珠不流,为汗绝,不治。”详绝汗条。

  • 口吐涎

    症名。胃寒或痰湿困脾所出现的症状,也见于中风病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 治则

    治疗疾病的法则。《素问·移精变气论》:“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治则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的基础上,以四诊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与判断,从而针对不同的病情而制订出各种不

  • 沈彤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贯云,号果堂。吴江县(今属江苏)人。精研医学,尤长于骨科学,撰有《释骨》一书(有乾隆间刻本),主要参考《内经》所述人身诸骨,参考其他书藉,引证《说文》等书,考证

  • 敷眼法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①药物敷。又名敷药。常用新鲜药物如蒲公英、生大黄等洗净捣烂,贴敷眼睑等患处。切勿入眼!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②热敷。常用湿热敷,可行气活血、消肿止痛。③冷敷。可除热、定痛、止血。适用

  • 东垣老人

    【介绍】:见李杲条。

  • 咳论经旨

    书名。4卷。清·凌嘉六辑。撰年不详。本书主要辑录《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中有关咳嗽病证的文字及有关诸家注释编成。现有《三三医书》本。

  • 华佗

    【生卒】:?~208年?【介绍】:东汉末杰出的外科学家。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医学上有很高的成就,通晓内、外、妇、儿、针灸等科,尤精于外科及针灸。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提倡外科手

  • 夺命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聚英》。《医学入门》名惺惺。位于上臂前外侧,当肩髃穴与尺泽穴连线之中点处。主治头晕,丹毒,上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