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捻转补泻

捻转补泻

指针刺得气后,以捻转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次数的多少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灵枢·官能》:“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现今一般以捻转幅度较小(180°左右),频率较慢,次数较少者为补;捻转幅度较大(360°以上),频率较快,次数较多者为泻。亦有以捻转的方向分别补泻。金·窦汉卿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意指右转为泻,左转为补。

猜你喜欢

  • 趺骨

    即跗骨。详该条。

  • 蜗牛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方。①蜗牛(烧存性)不拘量。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贴患处。治瘰疬。②带壳蜗牛七个。取肉,入丁香七枚于七壳内,烧存性,与肉同研成膏,贴患处。治瘰疬。

  • 嘎玛·仁琼多吉

    【生卒】:1284~1339【介绍】:元代藏医药学家。著有《药物总汇》、《八支药诊精要》。对后世藏药学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 骨枯髓减

    指腰脊萎软不举,步履艰难之症。因精髓衰少,骨骼枯萎所致。《素问·瘘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脾胃论》卷中:“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发为骨痿。”《寿

  • 眼力

    见《银海精微》。又名目力。指眼视物的功能,同今之视力。

  • 针经摘英录

    针灸著作。1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宋末元初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济生拔萃》中。首为九针式及图、折量取腧穴法、补泻法、用针呼吸法;次为治病直诀刺,其中列举了针灸治疗偏正头痛、眉攒内疼痛等69种

  • 脾精

    脾的精气,即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素问·示从容论》:“四肢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

  • 普济本事方

    方书名。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宋·许叔微撰。10卷。约刊于12世纪中期。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头痛头晕方等23类。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所选方剂约300

  • ①音义同浮。《素问·水热穴论》:“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吴崑注:“肌肤浮肿曰胕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重胕肿。”②音义同腐。《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嗜酸而食胕。”《素问·风论

  • 绝子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指断绝生育,即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