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指疔

指疔

病名。生于手指疔疮的总称。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患指形态各异,病情亦有轻重之分。历代医家命名繁多,且很混杂,如蛇头疔蛇眼疔天蛇毒天蛇头水蛇头水蛇头疔蛇节疔钉节天蛇病蛇节蛇腹疔蛇背疔蛀节疔手指节发病茧螺疔寸疔泥鳅疽泥鳅痈泥鳅疔鱼肚疽鱼肚毒鱼肚疔中节疔断指断指疔调疽调痈调豆沿爪疔鳅肚疔等。均由外伤感染或脏腑火毒郁发所致,患指赤肿焮痛连心。功能障碍、易溃脓者为顺;若肿势不消,蔓延上下,涉及整个指头和肌腱、或延及手掌、或并发疔疮走黄者为逆。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服仙方活命饮蟾酥丸银花解毒汤等。外治:①早期宜雄黄外敷;②雄黄2克,白芷1克共为细末,猪胆汁一个,倾去胆汁一半,入前药调匀,套指扎牢以消之;③蜈蚣一条研末,猪胆汁调敷;④用白萝卜一段,挖孔入雄黄1克,蒸半熟套指,或取乌梅仁,嚼烂涂指敷之。若脓成,宜及时引流排脓。即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肌腱炎。余参见代指条。

猜你喜欢

  • 风龋

    病证名,指齿龋而牙龈肿痛,齿缝出脓。《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足阳明、足太阳之脉,并入于齿,风气入其经脉,与血气相搏,齿即肿痛,脓汁出,谓之风龋。”治宜消风镇痛,用赴筵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良姜、

  •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

    针灸经脉书。简称《黄帝内经明堂》。13卷。是《黄帝明堂经》的一种注本。为七世纪初(唐初)由杨上善注释改编而成。前12卷论十二经脉腧穴;末1卷论奇经八脉。本书曾经唐代政府规定为学习针灸的主要课本。唐以后

  • 崩漏

    病证名。见《济生方》。亦名崩中漏下。崩,指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来势急骤,出血如注,漏是出血量少,淋沥不止,或经期血来,量少而持续日久不止者,前人以其出血淋沥不断,如器之漏,故名。在发病过程中,两

  • 口齿疳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疳疾毒热攻胃反映于口齿的证候。多由阳明湿热火毒熏蒸所致。《小儿药证直诀》:“初发之时,小儿口臭,上干胃口,气息臭郁,渐进损筋,龈肉生疮,或肿或烂;又进热逼入脉,常出

  • 西瓜翠衣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西瓜皮,详该条。

  • 下极

    人体部位名。①指会阴深部。《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滑伯仁注“纂内深处为下极”。②指长强穴。杨玄操注:“下极者,长强也。”③张介宾:“下极,两阴之间,屏翳处也。”即会阴穴部位。④指

  • 血滞腹痛

    病证名。指血行凝滞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血滞腹痛之症,不作胀,不饱满,饮水作呃,遇夜更痛,痛于一处,定而不移,服行气消化之药不应,以热物熨之稍减,此血滞停瘀之症也。”多因七情郁结或饮食不节、

  • 睥沿

    解剖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弦。详该条。

  • 玉绣球

    见《广州植物志》。为球兰之别名,详该条。

  • 徐叔绍

    【介绍】:见徐嗣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