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压疗法
即指针疗法。见该条。
即指针疗法。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GB2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位于腹侧,髂前上棘前方0.5寸,约与关元穴相平处。一说“在带脉直下二寸。”(《针灸集成》)。布有髂腹下神经和旋髂浅、深动、静脉。
见《千金翼方》卷二十三。①膏药之古称。考中医外科所用膏药有两型:一为布背,药厚而且大,俗称大膏药。一为纸背,药薄而且小,俗称小膏药。薄贴专指小膏药而言,多用以覆盖创面者。②广义的薄贴包括膏药、油膏及以
收涩法之一。治疗肾气不固而遗精、滑泄的方法。症见频频滑泄、盗汗不止、腰痠耳鸣、四肢无力,用金锁固精丸、菟丝子丸。
出《灵枢·口问》。同息道,详该条。
又称艾卷灸。指用艾条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灼的方法。此法从古代太乙神针和雷火针灸法简化而来。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艾条灸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二种,详各该条。
病证名。《活法机要·吐证》:“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匿。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宜消积导滞,可用紫沉丸,或用木香槟榔等分为末调服。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胲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又称贴燲药,泛指外敷药。与敷贴义同。其组方有寒凉药与温热药之不同;具体用法亦因病情之不一而有所差异。参见薄贴、敷药各条。
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以五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因而精神状态的异常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病名。清·严景芬《目科捷径》:“练睛者,眼皮粘练一处,以致目睛不能转动。”参见睥肉粘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