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指麻木

手指麻木

证名。亦称十指麻木。指手指不觉痛痒,麻木不适。多因风湿入络,或气虚兼有湿痰瘀血阻滞所致。常为中风先兆。《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中风者俱有先兆之证。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张氏医通·痹》:“手指麻木是气不行,有顽痰死血也。”治宜益气活血、祛风化湿涤痰为主。如补中益气汤加红花姜黄;导痰汤加乌药苍术;二陈汤加二术、桃仁附子等。《溪医述·手指尖》:“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何?曰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参见麻木条。

猜你喜欢

  • 药烦

    证名。见《温疫论》上卷。指服药后出现烦闷及头、身发痒等症。《伤寒绪论》烦热:“凡服药后,烦闷不安,头面发际遍身发痒者,谓之药烦,此胃虚不能胜药力也。与热姜汤徐徐呷之。药中宜加生姜以行胃气自安。”本证可

  • 胜湿汤

    ①《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苍术、羌活、防风、甘草、黄柏、黄连、猪苓、泽泻。水煎服。治暑湿下利,及胃家有湿滞而多唾等症。②《类证治裁》卷二方。苍术、厚朴、半夏、藿香、陈皮、甘草、生姜。水煎服。

  • 胁下偏痛

    证名。指胁肋部偏侧疼痛。由于阴寒实邪结聚所致。《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心典》卷中:“胁下偏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偏

  • 引痰法

    ①神奇外治法之一。用生白矾一两研末,用醋溶化,入面粉取其胶粘,和作小饼,贴两足心,纱布包之一宿,治小儿痰嗽,上气喘急,喉中有拽锯之声音。②小儿推拿方法。《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痰嗽,上气喘急,有升无

  • 黑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黑黄者,面色或黄或黑,眼目青色,腰脊拘急,口中两颊,有黑脉出口角者难治。”用鬼臼汁方或灸烙法。参见黄疸有关条。

  • 上腭多骨疽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夫多骨疽多有发于手背、足背等处,不专在上腭者。其症皆肿硬一块,久而脱去一骨者便是。其原均属肾虚,肾主骨也。或由疮疽溃久,不能收敛。总因气血不足,肾水素亏,复为寒邪所触

  • 里热证

    证名。指邪热炽盛的里证。多因病邪内传或脏腑积热所致。症见身热汗多,渴欲引饮,心烦口苦,小溲短赤刺痛,舌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等。《景岳全书》卷一:“热在里者,为瞀闷胀满,为烦渴喘结,或急叫吼,或躁扰狂越

  • 止血树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滑叶跌打之别名,详该条。

  • 夭然不泽

    面色枯槁无华,见于慢性病的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衰败之象。《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 临产晕绝

    病证名。绝同厥。指产妇临产时出现昏不识人,四肢厥冷的症候。清·许廷哲《保产要旨》:“临产儿未生下,忽然晕绝者,此因痛极气闷也。急用生半夏面,米糊为小丸豆大,纳鼻中即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