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I。《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本经自手小指尺侧端(少泽)起始,沿手掌尺侧缘上行,出尺骨茎突,沿前臂后边尺侧直上,出尺骨鹰咀和肱骨内上髁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后边内侧,出行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向前进入缺盆(锁骨上窝),深入体腔,联络心脏,沿着食道下行,贯穿膈肌,到达胃部,入属小肠。它的分支,从锁骨上窝沿颈上颊,到外眼角,折回来进入耳中(听宫)。另一条支脉,从面颊部分出,行至眶下,到达鼻根部的内眼角,然后斜行到颧部(颧髎)。脉气由此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颔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图32)。

图32

猜你喜欢

  • 蛓蚝风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中的一种。

  • 孩儿参

    见《饮片新参》。为太子参之别名,详该条。

  • 又名顑。面颊的下部。

  • 泉门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妇人绝嗣不生,漏赤白,灸泉门十壮,三报之。穴在横骨当阴上际。”即位于女性耻骨联合下缘,阴唇前联合上缘处。

  • 外科图形脉证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 齿伤

    即鬥齿。详该条。

  • 冬应中权

    冬季应时的脉象。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冬季严寒,阳气固密,脉象相应沉伏,像秤锤一样下垂。

  • 滑剂

    十剂之一。用润滑药物组成,具有除去留着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刘完素曰:涩则气着,必滑剂以利之。滑能养窍,故润利也。”“张从正曰:大便燥

  • 火丹疮

    病名。见《洞天奥旨》卷十一。由肺经热盛,热入营血,蕴蒸肌肤所致。其症发无定处,皮肤焮红或紫,肿胀疼痛,上起丘疹脓泡,常伴身热口渴等。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内服清营汤加减,外用清凉散麻油调敷。本证类于丹毒。

  • 胁下满

    证名。指胁下胀满。多由气血不利,或为邪袭而致。《灵枢·胀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参见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