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惊风预治法

惊风预治法

凡急、慢惊风发生,必先有其前驱症,先以药物预治可免发生惊搐。如小儿急性热症,高热,腮红面赤,两目似怒,直视不转,此将发惊风之候,宜服当归龙荟丸泄肝胆经火,则可不致成为急惊风。如小儿吐泻不止,见其手、足冷,睡时露睛,口鼻出冷者,此慢惊风欲成之候,急用参苓白术散补脾琥珀抱龙丸枳壳枳实,可预防慢惊风发生(《幼科发挥》)。

猜你喜欢

  • 穿鼻

    经外奇穴别名。出《刺疔捷法》。即上迎香,见该条。

  • 魂门

    经穴名。代号BL4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主治胸胁胀痛,脊背

  • 穴位封闭疗法

    指用注射药物,主要为普鲁卡因等局部麻醉剂的水针疗法。见水针疗法条。

  • 李亮

    【生卒】:五世纪【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生。曾与王安道向沙门僧垣学医,治病多针药并用,为当时名医李修之父。

  • 小巴豆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千金子之别名,详该条。

  • 过冬青

    出《经验广集》。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 酱瓣半支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马牙半支之别名,详该条。

  • 格食

    证名。指饮食被格拒于外,不得下咽入胃者。《医林绳墨》卷五:“格食者,谓食不能下;格气者,谓气不能通。皆由中气闭塞,痰涎壅滞,聚而不散,如噎膈之状也。得病之因,有为怒气不得发越,食饮不得舒畅,朝暮郁闷,

  • 李世勣

    【生卒】:583~669【介绍】:唐代医家。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曹县)人。以医名,本姓徐,因避讳改名李勣。唐太宗、高宗时身居要职。657年曾与许孝宗、孔志约等参与并领导《新修本草》的编写和颁行工作

  • 千层矮

    见《湖南药物志》。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