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悬癖

悬癖

病名。指胁下有癖气起如弦索状,咳唾引痛者。《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悬癖者,谓癖气在胁肋之间,弦亘而起,唾则引胁下悬痛,所以谓之悬癖。”本病多因水饮停聚胁下,积久成癖。常由悬饮迁延不愈所致。参见、悬饮条。

猜你喜欢

  • 内伤湿痰

    病证名。湿痰证之一。《症因脉治·内伤痰症》:“湿痰之症,身或热或不热,体重足痠,呕而不渴,胸膈满,时吐痰,身体软倦,此内伤湿痰之症也。”多因脾胃阳虚,水液停留,生湿酿痰所致。治宜理脾燥湿为主。如二陈平

  • 婴幼疮疡

    《外科精要》谓“凡小儿属纯阳,其痈疽之疾也,多因心气热而患之。”《婴童百问》谓痈疖肿毒,皆由气血凝滞而有热毒之气乘之,结聚而成。因婴幼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肌肉不坚,筋骨尚脆,故凡患疮疡者,一般宜清热

  • 鹅馄饨

    见苏州医学院《中草药手册》。为繁缕之别名,详该条。

  • 气户

    经穴名,代号:ST1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锁骨下缘,距胸正中线4寸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及胸前神经的分支;并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通过,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吐

  • 大补黄芪汤

    《魏氏家藏方》卷四方。又名黄芪大补汤。黄芪(蜜炙)、防风、川芎、山茱萸肉、当归(酒浸)、白术(炒)、肉桂(去粗皮)、炙甘草、人参、五味子各一两,白茯苓一两半,熟干地黄一两,肉苁蓉(酒浸)三两。为粗末,

  • 翰林医侯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四圣心源

    书名。又名《医圣心源》。10卷。清·黄元御撰于1753年。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1天人解,阐述阴阳五行、脏腑

  • 分骨垫

    正骨器械。一种压垫,以纸或棉花摺成长条形的固定垫。适用于尺桡骨骨干双骨折在整复后,作分骨之用。

  • 六经厥

    太阳厥,阳明厥,少阳厥,太阴厥,少阴厥,厥阴厥之总称,出《素问·厥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经云,厥者逆也。有寒厥,有热厥,有六经厥,有尸厥。……六经厥者,头重,足弱,发为瞑仆,名太阳厥。

  • 肾主生殖

    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于肾气(肾本身的精气)的充实,而精气的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所主。《素问·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