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培
【介绍】:
见张汝珍条。
【介绍】:
见张汝珍条。
九注之一,见《诸病源候论·尸注候》。主要表现为寒热淋沥,沉沉默默,腹痛胀满,喘息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挛引腰脊,举身沉重,精神杂错,恒觉惛谬,每逢节气改变,辄致大恶,积月累年,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
①刺法名。指入针后,以指甲在针刺穴位所在经络上下进行按捏的方法。《针经指南》:“摄者,下针如气涩滞,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气血自得通行也。”《针灸问对》:“下针之时,气或涩滞,用大指、食指、中指三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5卷,作者陶氏(阙名),已佚。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桃仁、虻虫各一升,朴硝五两,大黄六两。为细末,先用醋慢火熬,加大黄、桃仁、虻虫搅拌,再入朴硝搅拌,为丸,鸡子黄大,在酒中浸一夜,每服一丸,空腹温酒送下。治带下,经闭不通。
见《药材学》。为水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辨证录》卷十三。即手心毒。见该条。
病名。多因少阴虚亏,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薰灼咽喉而成。症见咽喉红肿不甚,微痛,干灼不适,或有异物感,晨轻著重,至夜尤甚,唇红颧赤,口舌干燥,手足心热,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左归饮、大补阴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鳖甲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2卷。元·李汤卿撰。全书依次为原道统、推运气、明形气、评脉法、察病机、理伤寒、演治法、辨药性、十八剂共九部分。论述简要,颇能融会诸家学说。李氏将方剂的类别分为轻、淡、清、解、缓、火、暑、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