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左胁痛

左胁痛

证名。指左侧胁痛。多由气滞血瘀痰饮食积肝郁等所致。《医学入门》卷五:“左为怒火与死血,大怒气逆及谋虑不决,或外感风邪,皆令肝火动甚,胁痛难忍,古萸连丸当归龙荟丸,轻者小柴胡汤加黄连牡蛎枳壳瘀血必归肝经,夜痛或午后发者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乳没。”《古今医彻·胁痛》:“左者肝也,肝藏血,性浮,喜条达而上升,有以抑之,则不特木郁而火亦郁,故为痛。治之宜疏肝清火理血,左金兼桃仁、红花、钩藤青皮之属。”亦可由肝虚所致。《证治准绳·胁痛》:“左胁偏痛久,宿食不消,·并目,昏风泪出,见物不审,……宜补肝散。”《景岳全书·杂证谟》:“有谓肝位于左而藏血,肺位于右而藏气,故病在左者为血积,病在右者为气郁脾气亦系于右,故湿痰流注者亦在右。若执此说则左岂无气,右岂无血,食积痰饮岂必无涉于左乎?古无是说,此实后世之谬谈不足凭也。然则在气在血,何以辨之?但察其有形无形,可知之矣。盖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痛流行而无迹,忽倏聚而倏散。若食积痰饮皆属有形之证。第详察所因,自可辨识。”参胁痛、右胁痛条。

猜你喜欢

  • 漆咬

    出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1955年千顷堂出版)。即漆疮。见该条。

  • ①强壮、横溢。《灵枢·论勇》:“肝气上举,胆气横溢。”“肝浮胆横。”②专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风燥横运。”③横行或支分。《素问·刺疟篇》:“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④五行中之相乘,即反克。《

  • 回生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 五入

    即五味所入。详该条。

  • 无误蒙药鉴

    即《蒙医本草图鉴》,详见该条。

  • 一草亭目科全书

    眼科专书。1卷。明·邓苑撰。撰年不详。书中将眼病总括为内障与外障二类,首为议论,次为治法,并附小儿眼病治法。叙述简要,方剂切于实用。建国后出版排印本(与《异授眼科》合刊)。

  • 平人绝谷篇

    《灵枢经》篇名。平人,即健康人:绝谷,就是不食东西。本篇着重说明健康人七天不进饮食就要死亡的原因,故名。说明肠胃的消化和吸收作用,是补给营养、维持生命的源泉。

  • 切脉

    诊查脉象的方法。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是我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置、次数、性状、形势等,分为多种。前

  • 天门

    推拿穴位名。①位于眉心至前发际一线。见《幼科铁镜》。又名额天门。由眉心推至发际,称为开天门。能发汗解表。②即内八卦穴中的乾宫。出《小儿按摩经》。《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天门即神门,乃乾宫也。”参

  • 野葛中毒

    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