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山根

山根

①体表部位。出《东医宝鉴》卷一:“印堂之下曰山根,即两眼之间。”详頞条。古人认为此处可作望诊心的参考,故又名王宫,又名頞,见鼻条。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为下极。②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鼻根部,两目内眥连线之中点处。常用推、掐、揉等法,与其他穴位结合使用,可发汗,开窍醒神,镇惊。用治外感风寒,急慢惊风等症。也可作察色验病之处。《针灸大成·卷十·察色验病生死诀》:“山根若见脉横青,此病明知两度惊,赤黑因疲时吐泻,色红啼夜不曾停。”

猜你喜欢

  • 阴证喉痹

    病名。①多由少阴素虚,寒邪直中其经所致。症见咽喉疼痛,手足厥冷,身重畏寒,自汗欲寐,脉沉细,腰膝酸弱等。《喉科心法》:“此证虽咽喉疼痛异常,却不红肿或且带白色,口不渴,喜饮滚汤不多,小便清长,或兼腹疼

  • 湿痰痿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发于体肥之人,因湿痰客于经脉所致。《张氏医通·痿痹门》:“痿,属湿痰者,手足软弱,脉沉滑,兼腰膝麻木,或肿。”治宜燥湿化痰为主。《丹溪心法·痿》:“湿痰,二陈汤加苍

  • 对口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即脑疽,见该条。

  • 肺绝喉痹

    病名。见《医学心悟》卷四:“肺绝喉痹,凡喉痹日久,频服清降之药,以致痰涎塞于咽喉,声如曳锯,此肺气相绝之候也。”治宜以人参加橘红煎服。

  • 苏子杏仁汤

    《症因脉治》卷二方。苏子、杏仁、桔梗、枳壳、防风、半夏、栝蒌霜。水煎服。治伤风咳嗽不止,痰出不爽。

  • 五常政大论篇

    《素问》篇名。张志聪注:“此篇论五运主岁,有平气、有太过、有不及,各主果、谷、虫、畜、草木、生物数、声、色、味、生长收藏,皆五行政令之常,故曰五常政大论。”文中还提出了热药凉服、凉药热服、上病下取、下

  • 辟阴

    辟,有反克之义。《素问·阴阳别论》:“肾之脾,谓之辟阴。”张景岳注:“土本制水,而水反侮脾,水无所畏,是为辟阴。”

  • 土石莲子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 蛇不过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虎刺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发黄

    病证名,指小儿头发色黄不泽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足少阴为肾之经,其血气华于发,若血气不足,则不能润悦于发,故发黄也。”治宜滋肾养血,用二至丸合四物汤加制何首乌、菟丝子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