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二。即甲疽。见该条。
见福建省晋江专区民卫组《中草药手册》。为费菜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大便秘结,排便困难。《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营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
亦称火补火泻。《灵枢·背腧》:“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凡火力由小到大,慢慢深入,待火燃尽,灼伤皮肉者为补法。有温阳补虚的作用。如用口吹其火,使之速燃,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即捻子的俗称。因其形如钉状,故名。见捻子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常春藤之别名。详该条。
即迎随补泻,详该条。
【介绍】:见郑宏纲条。
《医垒元戎》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五钱,龙胆草、防己各二钱,羌活、防风各三钱。水煎服。治妇人目赤暴发作云翳,疼痛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