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亦作圊血。详圊血、便血条。也指下清鲜纯血。《医学纲目》卷十七:“如下清血色鲜者,肠风也;血浊而色黯者,藏毒也。”参见肠风条。
【介绍】:南宋医家。龙溪(今福建漳州)人。对伤寒学有一定研究,约1173年(乾道九年)撰《伤寒解惑论》一书。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又名印堂疔、眉心疽、面风毒、印堂疽。生于两眉中心印堂穴。色黑木痛、麻痒太过,根硬如铁钉之状,寒热并作,治法见疔疮;若毒初色暗根平,肿硬疼痛,无脓黑陷者同疽,治同百会疽。
即长蛇灸。见该条。
【介绍】:见王好古条。
小儿推拿方法。即打马过天河,详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鼠妇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手足皮肤裂口。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由于冬时触冒风寒所致。治疗详皲裂疮。
指病情从体质而变化。感受六淫邪气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变化,如同样感受风寒邪气,阳热体质者往往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则易从阴化寒。《医宗金鑑》:“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
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类经》卷十七:“滑则燥热生风,热则主于心也,故为心风疝。”参见风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