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妊娠身痒

妊娠身痒

病证名。亦名妊娠遍身瘙痒胎前皮肤瘙痒。多由风热血热血瘀所致。风热多因素体阳盛,加之风热外邪侵袭肌表。症见身痒,起斑疹发热微恶寒。治宜祛风清热解表。方用荆防清热汤(《经验方》:防风黄柏连翘苦参黄芩荆芥、生石膏、白鲜皮蝉衣升麻甘草)。血热多因感受热邪,侵入营血,血热外蒸皮肤。症见身痒、烦躁不安,口渴喜饮。治宜清热凉血,祛风解毒。方用凉血消风汤(《经验方》:生地、石膏白茅根银花白芍玄参知母、荆芥、防风、牛蒡子、升麻、甘草)。血瘀多因肝气不舒、血行不畅、瘀血停滞、孕后感受风邪,风邪挟瘀血溢于肌表。症见身痒,红紫斑疹、丘疹、舌有瘀点。治宜养血化瘀、消风止痒。方用养血化瘀汤(《经验方》:熟地、赤白芍、丹皮桃仁红花牛膝白术首乌当归杜仲、炮山甲)。

猜你喜欢

  • 刘渊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圣泉。归善县(今广东惠阳)人。年轻时习武,兼好医术,辑有《医学纂要》(1739年)等书。

  • 实脉

    脉象之一。三部脉举按皆有力。《脉经》:“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主实证。《校正图注脉诀》:“实者,阳也。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体劳倦。”

  • 痘疹论

    书名。又名《闻人氏伯圜先生痘疹论》。2卷。宋·闻人规撰。刊于1235年。上卷对小儿痘疹的一些主要临床病理治疗问题提出81问,并逐一作了解答;下卷列述治疗方剂。

  • 六总穴

    见四总穴条。

  • 麻科合璧

    又名《郁谢麻科合璧》。1卷。清·杨开泰编于1740年。本书系杨氏将其师沈氏所传的《郁氏遗书》及另一师谢心阳所撰的《瘄子要领》合编为一书者。书中简要地介绍了麻证总论、调治、避忌、辨证和用药,以及麻证各期

  • 蓝矾

    见《中药材手册》。为胆矾之别名,详该条。

  • 脾约

    病名。便秘的一种。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约,约束之意。这里指脾虚津少,肠液枯燥以致大便艰涩难出的病证。《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

  • 黄帝明堂灸经

    针灸著作。有一卷本及三卷本两种,内容全同。本书约为北宋末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100中的《明堂灸经》及《小儿明堂灸经》的全文,改题此名刊行者。原书系唐代佚名氏撰,书中分别记载成人及小儿常用要穴的灸治

  • 肺为华盖

    肺在体腔脏腑中位居最高,有覆盖诸脏的作用。肺又主一身之表,为脏腑之外卫,故称。《素问·痿论》:“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华盖。”《灵枢·九针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 嗜卧

    病证名。出《素问·诊要经终论》。又称多卧、善眠、多眠、多寐。指困倦欲睡,忽忽喜眠之症。多因湿胜、脾虚、胆热所致。湿胜者,兼见肢体虚浮或沉重,或大便溏薄,脉多濡缓,宜胃苓汤、平胃散等方。脾虚者,兼见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