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薄黄而干。为外感化热,热邪虽不盛而胃津已受伤,宜甘寒之剂调治(见《外感温热篇》)。
类中风之一。见《万病回春》。又名中恶。因冒犯不正之气所致。《医宗必读·类中风》:“恶中,……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闭口紧,昏晕不知人。宜苏合香丸灌之,俟少醒,服调气平胃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而命名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水廓。详该条。
病名。见《续名医类案》卷十八。即子瘄。详该条。
书名。4卷。宋·杨士瀛撰。本书将小儿诸病分为:初生、变蒸、惊、中风、疳、积、热、伤寒、痰嗽、脾胃、丹毒、杂证诸门,每门各列疾病子目,分别介绍证治与方论。此书原刊本已佚,今存本为明·朱崇正重校复刊本,复
否,同痞;隔,阻滞。《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天气否隔,寒风晓暮。”病机上,通常多指气机阻滞。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物《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见血清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官针》。即出针。
病证名。指脾经风热上壅而多涎。《太平圣惠方》:“儿多涎者,风热壅结,在于脾脏,积聚成涎也。若涎多,即乳食不下,涎沫结实,而生壮热也。”治宜清脾泄热。
【介绍】:见徐大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