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医院译史

太医院译史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

猜你喜欢

  • 痴头婆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发际疮

    病名。生于项后发际处之疮疖。见《疡医准绳》卷三。多由内郁湿热,外受风火所致。初起形如粟米,渐大如黍豆,坚硬高起,顶白根赤,痛痒较甚,破后流少许脓液,时破时敛,缠绵难愈。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化湿。内服五味

  • 滑泻

    病名。见《万病回春·泄泻》。即滑泄。详该条。

  • 砭镰法

    为疮疡开口法之一。是一种泻血疗法。见《疡医准绳》卷一。又名砭法、飞针。古有外科“砭之以石”之说,包括排脓及截法二方面。①《灵枢·玉版》:“已成脓血者,其惟砭石铍锋之可取也。”即用瓷片之尖锋,或刀锋在疮

  • 江笔花

    【介绍】:见江涵暾条。

  • 奶母草

    见《卫生简报》(3):11,1971。为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

  • 红桐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秋枫木之别名,详该条。

  • 獭肝散

    《肘后备急方》卷一方。獭肝一具。阴干,为细末,每服一方寸匕,开水送服,日三次。治肺痨。

  • 沈长庚

    【介绍】:参见沈应善条。

  • 虫吐

    病证名。指蛔虫所致的呕吐。《医学入门》卷五:“虫吐时常恶心,胃口作痛,口吐清水,得食暂止,饥则甚者,胃中有蛔也。”治宜和胃驱虫。可用二陈汤加苦楝根、使君子、白术、乌梅、槟榔等。参见吐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