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天疱疮

天疱疮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小儿易患,分两种类型。①发于夏秋之间,起病急骤,互相传染。由暑湿之邪侵入肺经,郁于皮肤而成。初起为潦浆水泡,界限清楚,皮薄光泽,顶白根红,破流滋水,蔓延迅速。即脓疱疮。治宜清热解毒,利湿化浊。用五味消毒饮加六一散、土茯苓暑热偏盛者,用三黄解毒汤,外用青黛散。②不分四季发病,病程缓慢,无传染性。因心火脾湿蕴郁而成。生大小不等的水泡,泡壁松薄,根部红赤,易于擦破滋水,伴有长期发热,胸闷,胃呆等全身症状,病久有潮热骨蒸,舌光绛无苔,脉细数等伤阴现象。即天皰疮。治宜清热除湿。内服清脾除湿饮(《医宗金鉴》:赤茯苓、炒白术、炒苍术黄芩生地黄麦门冬栀子泽泻甘草连翘茵陈蒿、炒枳壳玄明粉竹叶、竹心)。阴伤者,宜养阴益胃,服益胃汤。外用十大功劳蒲公英煎水洗净患处;再用碧玉散,冷开水调敷患部。

猜你喜欢

  • 睫毛

    见《秘传眼科龙木论》。睫毛生于上下眼弦,排列整齐,有屏蔽灰尘及遮障强光的作用。

  • 项脊强

    项背强的别称。指后项背脊肌肉经脉牵强。《医学心悟·项脊强》:“项脊者,太阳经所过之地,太阳病,则项脊强也。”详项背强条。

  • 鬼火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①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丹发两臂,初起赤如李子。治宜戎盐一两、附子一枚烧炭,研细,以雄鸡血调敷。②《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因风热郁于阳明经而发。先发于面部,后向下漫延乃至全身。治

  • 顾练江

    【介绍】:见顾澄条。

  • 足阳明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

  • 眼弦

    眼的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又名胞沿、胞弦、眼楞、眼棂、眼棱、眼沿、目唇、睑唇、睥沿。即今称睑缘。为上下眼睑的游离缘,生有排列整齐的睫毛,近内眦处上下眼弦各有一泪小管的开口。眼弦与眼睑共起保护眼珠的作

  • 下格

    病名。指大便数旬不通,时呕而食不进者。《医钞类编》卷十五:“大便二三旬不行,时时作呕,饮食不进,虽少与汤水,呕吐愈加,此为下格。盖下既不通必反于上。……宜调胃承气,热饮,顿下宿结及溏粪胶粘恶物,则呕吐

  • 脱色

    脸色泛白,如脱去颜色之状,可见于突然惊恐或晕针。《素问·刺禁》:“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 颏(kē 科)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

  • 五月花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