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天河芋

天河芋

见《湖南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热毒瘰疬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因风热毒邪入于手足少阳经而引起的瘰疠。其症多伴发于热毒疮疡的患儿。如头、面和颈部疮疡,则颈部出现瘰疬。轻者略有疼痛,可以自愈。重者局部红、肿、痛、热,并有显著触痛及发热

  • 底耳

    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耳内腥臭,多由澡浴水入耳中,水湿停留,搏于气血,酝酿成热所致。治法见伍耳条。

  • 熊立品

    【介绍】:清代医家。字圣臣。新建(今江西南昌)人。长于温病,对吴又可和喻嘉言之说有所研究,撰《治疫全书》(1776年刻行),以补二氏之所未及,另辑有《痢疟纂要》、《痘麻绀珠》,合称《瘟疫传症汇编》。

  • 天玄

    指人身之精。《素问遗篇·刺法论》:“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类经》:“玄者,水色也,天一之义,至真之要,重在精也。”

  • 栝蒌瞿麦丸

    《金匮要略》方。天花粉二两,茯苓、山药各三两,炮附子一枚,瞿麦一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治下焦阳虚,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苦渴,腹中冷

  • 黑瓣红底舌

    黑瓣苔,瓣底红。为脏腑热甚,消灼津血。症见口开目闭、烦躁沾语、狂妄便闭等,急用大承气汤下之,并用清热凉血之法治之(见《伤寒舌鉴》)。

  • 冷毒疳痢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小儿疳痢伴有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脓血的症候。治宜温中止痢之剂。

  • 小叶青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斑叶兰之别名,详该条。

  • 中渎之腑

    指三焦。三焦是一身气化和水谷出入的道路,功用如沟渠的疏通,故称。《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

  • 背疽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五。即有头疽生于背部者。证治见发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