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明

大明

日华子条。

猜你喜欢

  • 大生要旨

    书名。5卷。清·唐千顷撰。刊于1762年。卷1种子,卷2胎前,卷3临盆,卷4产后,卷5保婴。书中论胎产、儿科常见疾病及护理事项,内容较简要。此书流传较广,另有增订或改编本,如《增广大生要旨》、《三科大

  • 药对

    书名。①指《雷公药对》。详该条。②北齐·徐之才撰。书目见《嘉祐补注本草》所引书传。2卷。此书一般认为是在《雷公药对》的基础上加以修订而成。《嘉祐本草》称此书“以众药名品,君臣佐使,性毒相反及所主疾病,

  • 痏(wěi 委)

    ①瘢痕。即针刺的痕迹、针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②针刺的刺数。《素问·刺腰痛篇》:“刺之三痛。”③指穴位。《灵枢·热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外侧指少泽、

  • 雷公头

    见《本草纲目》。为香附之别名,详该条。

  • 翁晋

    【介绍】:明末医生。字自昭。祖籍慈溪(今浙江慈溪),迁居到江苏嘉定。长于医理,崇祯年间(1628~1643年)任太医院判,著有《医宗指要》,已佚。

  • 寒厥

    厥证之一。指因阳衰阴盛所致四肢逆冷的病证。一名冷厥、阴厥。《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药症宜忌》:“阴厥即寒厥。其证四肢厥逆,身冷面青;踡卧,手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

  • 酒醉花

    见《陕西中药志》。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 人参半夏丸

    ①《卫生宝鉴》卷十二方。人参、茯苓(去皮)、天南星、薄荷各半两,寒水石、白矾、半夏、姜屑各一两,蛤粉二两,藿香二钱半。为末,水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或温水送下,日三次。功能化痰坠涎,止

  • 经行眩晕

    病名。指每逢行经期或经后出现头目眩晕,视物昏花的病症。多因血虚,肝肾阴虚,痰湿所致。若素体血虚,或精血化源不足,经行时其血更虚,血虚不能上荣于脑,症见经期或经后头晕如旋,面色白,心悸少寐,经行量少,色

  • 内景图解

    见顾氏医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