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科精要

外科精要

书名。①宋·陈自明撰。3卷。刊于1263年。本书主要以李迅伍起予曾孚先等人的外科学著作为基础,进一步整理编成。全书共60篇,重点叙述痈疽发背的诊断、鉴别及灸法、用药等,内容简要。作者认为外科用药,应根据经络虚实,因证施治,不可泥于热毒内攻,而专用寒凉克伐之剂。明·薛己曾对此书予以增损补注,并附若干验案,收入《薛氏医案》中。此外近代又有将本书改题《外科宝鉴》者。②清·冯兆张撰。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猜你喜欢

  • 胞睑

    又名目胞、眼睥、眼胞、目裹、胞、睑、约束等,指上下眼睑(俗称眼皮)。上眼睑又称目上胞、目上睑,下眼睑称目下胞、目下睑。胞睑有保护眼球及防御外伤的作用。它是肌肉组织,在脏属脾,在五轮中为肉轮。故眼睑疾患

  • 消凝大丸子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川芎、当归、桔梗、炙甘草、连翘、菊花各七钱,防风、荆芥、羌活、藁本、薄荷各五钱,滑石、石膏、白术、黄芩、栀子各一两。先将滑石、石膏另研,余作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一钱二

  • 溻浴

    外治法之一。把药物煎成汤汁,进行水浴、浸泡、溻渍的治法。适用于全身性疾病,例如温泉浴治疗皮肤患疥癣;香樟木煮汤洗浴治疗风疹块,古代早已使用。浸泡适用于四肢疾患,如鹅掌风(手癣)和脚癣,用药汤或醋(燉热

  • 雀斑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俗称雀子斑。由火郁孙络血分,复感风邪凝滞;或肺经风热所致。多发于颜面、颈和手背等处。皮肤呈黑褐色或淡黑色散在斑点,小如针尖,大如绿豆,数目多少不一,甚则延及满面。外用玉容散水

  • 调和肝胃

    和法之一。治疗肝气犯胃、肝胃不和的方法。症见胁肋胀痛、胃脘胀闷疼痛、饮食减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吐出酸苦水。常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吴茱萸、黄连、半夏、香附、煅瓦楞子等药。因肝邪犯胃者,重点在于泄肝

  • 明堂图

    为绘有人体经脉经穴的图象或挂图。此类图象,在唐代以前已有多种流传,均佚。现存近代的明堂图有题为元·滑寿撰,明·吴昆校,清·魏玉麟重刻的一种,共4幅木板刻印挂图。

  • 心下急

    证名。指心窝部有迫急不舒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 清脓血

    证名。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作“圊脓血”。指大便下脓血。详便脓血、脓血痢条。

  • 生荣

    滋生而茂盛之意。《素问·气交变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

  • 医学粹精

    丛书名。又名《医家秘奥》。清·陈嘉璴辑。刊于1749年。包括《脉法解》、《慎斋三书》、《查了吾正阳篇选录》、《慎柔五书》、《陈氏笔谈》共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