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囟不合

囟不合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气血少弱,骨木不荣,由肾气未成,肝肺壅热上冲于脑,遂令发枯骨髓不足而囟不合。即解颅,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寒格

    伤寒误治变证。指误用吐、下后,阳气受损,阴寒格拒阳气,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而饮食入口即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饮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

  • 喉痈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包括咽喉各部所发之痈疡。因其发生之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发于喉关者名喉关痈;发于喉关里部者名里喉痈;发于喉之两旁者名夹喉痈;发于口腔上腭部者名上腭痈;发于颌下者名颌下痈

  • 骆潜庵

    【介绍】:见骆如龙条。

  • 病证名。①指因饮食水谷误入气管致肌肉痉挛而引起。例如呛逆、呛食……等。②称受有害气体刺激致气逆而咳嗽者为呛。

  • 肾劳

    病名。因劳损伤肾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备急千金要方·肾劳》:“治肾劳实热,小腹胀满,小便黄赤,末有余沥,数

  • 强直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颈项、肢体僵硬,不能活动自如者。《内经知要·病能》:“强者,筋强;直者,体直而不能屈伸也。”强直是痉、痫、破伤风等病的主要症状。参见痉、癎等条。

  • 宿伤

    病名。又名陈伤。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因伤后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以致瘀血结而不散或散而未尽所致。原伤处隐痛,经久不愈,时轻时重,并常因劳累而诱发痛胀加剧。证治参见损伤瘀血条。

  • 视近怯远证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能近怯远证。详该条。

  • 天火热疮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芸苔:“初起似疿,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急速能杀人。芸苔叶捣汁,调大黄、芒硝、生铁衣等分,涂之。”

  • 行气活血

    治疗气滞血瘀证候的治法。临床常用于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月经不调、跌扑劳损、冠心病心绞痛、产后恶露不行等一切属于气血涩滞之证。常用药如香附子、金铃子、郁金、当归、丹参、赤芍、延胡、桃仁、红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