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多由风热邪毒犯肺所致。症见咽喉内生点如珠,故名。《喉科种福》卷四:“形如珍珠,红盘黄顶,散布于喉中,或纷见于口内。其痛异常,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疼,以人参败毒散发表,大便结以防风通圣散外解内清。
古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症为颈项生疮疡如疥癣,终成漏孔,出脓水而伴寒热腹胀等症。宜内服赤小豆散。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
病证名。多因郁怒伤肝而起。《银海精微》:“眼昏而泪,胞肿而软,上壅朦胧,酸涩微赤,是谓之气眼。”
施今墨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黄芪、枸杞子、葡萄干、紫河车、茯苓、丹参、何首乌、桑椹。丸剂,每服6克(60粒),一日二次。功能补固精气,通调脉络,抗老防衰。治脏腑功能减退、精神气血损耗所致的早衰
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即嗳气。《证治准绳·杂病》:“噫气,《内经》所谓噫,即今所谓暖气也。”详该条。
方书。武绍新编。此书汇集蒙医成方一千零十一首,按性能、功用及病种分为三十二类。每方分处方、制法、功用、用法用量、贮藏诸项,或加禁忌,附注项。总论中简要介绍蒙药概况、蒙药与方剂、蒙药剂型等。将蒙医药术语
病名。①热病后生于口周围及颜面的疱疹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又名热气疮,俗名燎疱。由风热外感,或肺胃积热上蒸所致。易发生在上唇、口角和鼻孔周围,也可发生在颜面。患处皮肤出现密集成簇的小水泡,
【介绍】:清代医家。字对山,上海人。撰有《对山医话》一书,主要为平时研究医学心得之随笔。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芒种花之别名,详该条。
同肺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