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啘通“哕”。指干呕。《类证活人书》卷十:“干呕者,令人所谓啘也。”《医经溯洄集·呕吐干呕哕咳逆辨》:“夫啘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详见哕、干呕等条。

猜你喜欢

  • 葱茎白

    见《本草纲目》。即葱白,详该条。

  • 吸筒疗法

    即拔罐法,亦称吸筒法。详拔罐法条。

  • 土胆草

    见《中医药实验研究》。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 伏花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旋覆花之别名,详该条。

  • 喉吤(jiè 戒)

    病证名。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邪气脏腑病形篇》:“喉吤者,喉中吤然有声,宗气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心气盛,故喉中有声也。”或由浊痰壅塞肺系,故气促痰鸣喉中作声

  • 王损庵

    【介绍】:见王肯堂条。

  • 大胡麻

    见《江苏药材志》。为亚麻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诸热

    病证名,指小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小儿脏腑娇嫩,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不论外感六淫,内伤脏腑,都能引起发热,并且感邪之后,最易化热,热甚则伤阴,阴损及阳。所以,小儿发热的表、里、寒、热、虚、实的变化,

  • 相反

    出《神农本草经》。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

  • 儿寐不寤

    小儿偶尔出现睡寐不醒,可因乳母酒醉乳儿,致儿亦醉而睡寐不醒,其脉和平,与惊睡之脉洪大而强不同,不能误作惊风治疗。宜用甘草、葛花、砂仁、贯众煎服,解酒即醒(《儒门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