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喉科紫珍集条。
病证名。指阴虚精亏血少所致的眩晕。《杂症会心录·眩运》:“如纵欲无节而伤阴,脱血过多而伤阴,痈脓大溃而伤阴,崩淋产后而伤阴,金石破伤,失血痛极而伤阴,老年精衰,劳倦日积而伤阴,大醉之后,湿热相乘而伤阴
《疡医大全》卷七方。又名醉消散。黑牵牛子(头末)、母丁香、何首乌、槟榔、荆芥、三棱(醋炒)、莪术(醋炒)、熟地黄、巴豆、五灵脂、大黄、白豆蔻仁、桂枝、穿山甲、当归、赤芍药、川乌、小茴香、草乌、炒杏仁、
廉,棱形;颐,口角外下方、腮之下方的部位,形容面颊清瘦,颐部如棱形。《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水形之人……面不平,大头,廉颐。”
见《广西中药志》。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一般指外感性热病发病初期的病机。外感温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又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故温邪首先侵犯肺卫,出现肺卫之证。证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外感温热篇》
病名。又称脾肾泻。《医学从众录·泄泻》:“五更天将明时,必洞泄一二次,名曰脾肾泄,……四神丸加味主之。大抵初泻与泻之未甚,宜利水,次补脾。久泻大泻,宜补肾,以胃关煎、八味丸之类为主,兼服补中益气汤,以
脉象之一种。脉来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难经·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见于邪闭、厥证、剧痛。
病名。见《外科寿世方》卷二。即羊胡疮。详该条。
《医醇賸义》卷四方。当归、川芎、桃仁、陈皮、炒苍术、厚朴、砂仁各一钱,炮姜、木香、降香各五分,山楂炭三钱,苏木三分。水煎服。治新产之后,恶露上冲于胃,胸脘痞满,时时作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