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章
【介绍】:
见吕夔条。
【介绍】:
见吕夔条。
病名。即穿腮毒之简称。详该条。参见骨槽风条。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心脾二藏有瘀热所为。心主于舌,脾之络脉,出于舌下,若身面发黄,舌下大脉起青黑色,舌噤强不能语,名为噤黄也。”参见黄疸有关条。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协助医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从九品上参见太医署、医博士条。
病证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属鱼子石榴证。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生。号乔石,德化(今江西九江)人。本学儒,后改学医。撰有《尊经集》,未见刻行。
古病名。又名传尸。《外台秘要·传尸方四首》:“传尸,亦名转注。”详转疰、传尸条。
产儿的门户,即妇女阴道外口。
眼科病证。清·吕熊飞《眼科易秘》:“时维夏令,红障满轮,暑气熏灼,最易染人。”即天行赤眼,详该条。
证名。亦作口眼斜。《景岳全书·非风》:“口眼歪斜者,足阳明及肝胆经病。”详见口眼斜条。
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乃生痤疿。”由肺热脾湿所致,或夏月风热邪毒搏于肌肤而生。其症大者名痤,小者名疿,痤即热疖,大如酸枣,小如黄豆,皮色赤红,内有脓血。疿即痱疮,皮损为小泡,渐变脓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