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葶苈大枣泻肺汤,见该条。
即曲骨。《千金要方》曲骨作屈骨。
证名。指中焦闭塞不通所致的痞症。《华氏中藏经·辨三痞证并方第四十六》:“中痞者,肠满,四肢倦,行立艰难,食已呕吐,冒昧,减食或渴者是也。”宜用大黄、槟榔、木香等药。参见痞有关条。
指大便秘结。《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参见大便秘结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乳积。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盘龙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二:“名垂头生者,儿头已到产门,头之后骨,偏柱母谷道,儿不能下。”相当于枕后位分娩。参见偏产条。
病证名。小儿鼻常流涕不收。《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风冷伤于肺经,或冷中囟户,皆因小儿涕液不收。盖肺气通于鼻,脑液下通于鼻故也。”治宜解表散寒。用菊花散(《证治准绳》:甘菊花、防风、前胡、细辛、桂心、
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别名,详该条。
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清魂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