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合病

合病

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症。见《伤寒论》。《景岳全书·伤寒典》:“合病者,乃两经三经同病也。如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者,此太阳之证,而更兼不眠,即太阳阳明合病也,若兼呕恶,即太阳少阳合病也,若发热不眠呕恶者,即阳明少阳合病也,若三者俱全,便是三阳合病。”《伤寒溯源集·合病并病总论》:“合病者,两经三经一时并受,见证齐发,不似传经之以此传彼也。”“以其并感齐发,无先后之不齐,故谓之合。”合病多见于三阳经阴经与阳经亦可见合病。《医宗金鉴·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论中所著合病并病,虽单举阳经,未及阴经,然阳经既有合病并病,则阴经亦必有之可知矣。如太阳病脉反沉,少阴病反发热,是少阴太阳合病也。”《伤寒论翼·合并启微第三》:“夫阴阳互根,气虽分而神自合。三阳之里,便是三阴,三阴之表,即是三阳。如太阳病而脉反沉,便合少阴;少阴病而反发热,便合太阳;阳明脉迟,即合太阴;太阴脉缓,即合阳明少阳细小,是合厥阴;厥阴微浮,是合少阳。虽无合并之名,而有合并之实。”参见并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三阳合病等条。

猜你喜欢

  • 吴萸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吴茱萸之简称,详该条。

  • 麻柳皮

    见《四川中药志》。即枫柳皮,详该条。

  • 家传医秘

    书名。2卷。清·齐秉慧(有堂)撰于1806年。本书记述了齐氏临证经验。上卷论病证,辨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经治病;下卷杂证诸法及药性。其中有效经验方及单方可供借鉴。本书收入《齐氏医书四种》中。

  • 火焰疔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于唇、口及手掌指节间,初生一点红黄小皰,痒痛间作,左右肢体麻木,重则寒热交作,头晕眼花,心烦发躁,言语昏愦,此属心经毒火而成。治同疔疮。

  • 目内证

    儿科察目诊法。脏腑之精,上注于目。《小儿药证直诀·目上证》:“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虚。”明·李梴:“小儿诸病,但见两眼无精光,黑睛运转,目睫无芒锋,如鱼猫眼状,或两眼

  • 五体

    ①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五体与五脏有联系。《灵枢·五色》:“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②指肥人、瘦人、常人、壮士及婴儿五种体质(见《灵枢·逆顺肥瘦》刘衡如校本)。

  • 经坚如石

    病证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指月经来时,所下之物坚硬如石者。多因血积或受寒,日久结集所致。治宜和血归经。方用和血通经汤(当归、三棱、莪术、木香、熟地、肉桂、红花、贯众、苏木、血竭)。

  • 耳聋

    病证名。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系指主观感觉或客观检查均示听力有不同程度障碍者。先天、后天、外感、内伤及老年等皆可致耳聋。卒然而聋者,谓之暴聋,其症多属实症;听力逐渐减退者,谓之久聋,其症多

  • 大针

    ①九针之一。是一种针体粗长而尖微圆的针具。《灵枢·九针论》:“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②指火针。《针灸聚英》:“火针以火烧之可用,即九针中之大针是也。”《针灸大成》

  • 运气掌诀录

    见仲景全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