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称耵聍为泥丸脂。《黄庭内景经》:“脑神精根字泥丸。”因道家语称脑为泥丸,而耵聍为脑的脂液。
病证名。指口唇糜烂。详口糜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脑户,见该条。
外治法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又名纸撚子、纸捻、捻子。即用富于韧性而不易酥烂、吸水性较强的纸张(古用桑皮纸),搓成线状外粘或内裹去腐药,插入窦道或漏管中,以引流去腐,促其疮口愈合。
即《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①灾害。《素问·五运行大论》:“其眚为陨。”②眼睛生翳。宋·范成大《晚步宣华旧苑》诗:“归来更了程书债,目眚昏花烛穗垂。”
病证名。指囟门肿起。《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有囟肿者,由脾胃不和,冷热不调,或怒啼饮乳,或喘急咳嗽,致阴阳气逆,上冲而囟肿也。热则肿而软,冷则肿而硬。”因热而肿者,宜清热解毒,以青黛冷水调敷于局部
出《神农本草经》。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如绿豆杀巴豆毒。
亦称子夜。指子时。详十二时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又名肉蜒痈。多因手、足三阳经积热毒盛而成。其证手背或脚背肿大有赤痕如蝦之状,疼痛不已。治宜清热解毒,内服黄连消毒饮,外用食盐、酒糟同炒令香,淬以滚汤,淋洗患处;或嫩桂七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