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化风

化风

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风证的现象。如眩晕,震颤,四肢抽搐强直,乃至卒然昏仆等。温病热伤下焦肝肾可以化风而发生痉、厥、瘛疭等症,吴鞠通用大、小定风珠治疗。《温病条辨·下焦篇》:“既厥且哕,脉细而劲,小定风珠主之。”吴鞠通自注:“温邪久踞下焦,烁肝液为厥,扰冲脉为哕,脉阴阳俱减则细,肝木横强则劲,故以鸡子黄实土而定内风。”

猜你喜欢

  • 血热月经过多

    病证名。多因素体阳盛内热,热扰血溢,或过嗜辛辣,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血量过多,或经行持续时间延长,血色深红或紫,稠粘或有臭秽气味。面红身热,口干作渴,时作烦躁。治宜清热凉血。方用清经汤加阿胶

  • 重提轻插

    即紧提慢按。见该条。

  • 支正

    经穴名,代号SI7。出《灵枢·经脉》。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之络穴。位于前臂伸侧,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距阳谷穴5寸处。一说“去养老一寸七分”(《针灸集成》)。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深层桡侧有前臂

  • 滞热丹毒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又名伤食发丹、食滞丹毒。小儿丹毒之一。多因小儿乳食过多,不能运化,蕴热于内,达于肌表而生。初发形若赤游丹,游走缓慢,且见发热面赤,口酸,舌有黄苔,治宜先消滞,服保和丸,余

  • 发陈

    生机勃发,推陈出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张志聪注:“春阳上升,发育万物,启故从新,故曰发陈。”

  • 巨髎

    经穴名。代号ST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手足阳明、阳蹻之会。位于面部,与鼻翼下缘平齐,正视时,直对瞳孔。一说“在鼻孔下,侠水沟旁八分”(《太平圣惠方》)。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并有面

  • 初生肥胖

    初生儿肥胖,《景岳全书·小儿则》谓其“色嫩,日觉好看者,此其根本不坚,甚非佳兆,且亦最易感邪。”

  • 开骨散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卷四十方。当归二至三两,川芎一两,龟板一具,血余一团。为粗末,每服五钱,水酒各半煎热服。治交骨不开而致的难产。

  • 万病解毒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

  • 鱼脊疮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由阳虚,复感湿热结滞而成。此证发展缓慢,患处皮肤坚硬肿痛,初起白泡,渐扩大形长似鱼脊,破后流黄水,成脓较迟。治宜补气温散活血。始用隔蒜灸,并可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内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