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刘丙生

刘丙生

【介绍】:

刘吉人条。

猜你喜欢

  • 印疮

    病名。出《外科问答》。即蓆疮。见该条。

  • 重断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断同龈。又名重龈。多由胃中有热,湿浊薰蒸而成。症见齿龈浮肿,如附物垂痈,口臭。常见于小儿。治宜清胃涤浊。用清胃散、甘露消毒丹等加减。或可以针刺去脓血,后用盐汤嗽口。

  • 丛桂偶记

    医话著作。2卷。日本原昌克撰。刊于1800年。此书论述伤寒、中风、梅毒、水肿、乳痈、怪产、痘疮、食菌中毒等杂病证治数十则。并对蛊病之症状、病因,以及曼陀罗花、黄龙汤、牛黄清心丸等方药,亦予详尽考证。指

  • 冬均子

    见《中药材手册》。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 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妇科著作。裘笑梅撰。此书系作者50余年妇科临床经验总结。分医论、医案、医话三部分。书中于妇科理论、临证治则等方面较能吸取诸家之长,兼收并蓄,探究病因病理,并结合当代医学科研成果及中西医诊治之法,阐述己

  • 假桃花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 上气

    ①指人体上部之气,包括心、肺之气。《灵枢·口问》“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大惑论》:“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②指气逆壅上的症候。多由外感六淫

  • 绝阳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商阳,见该条。

  • 肋疽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夹荧疽。由肝经火毒郁怒结聚而成。生于两胁肋骨间,初起肿块如梅李,渐大如碗,色紫暗或焮红,肿痛连及肩肘,脓溃稠粘者顺,溃出清水者逆。相当于肋骨结核、肋骨骨髓炎等。治宜清热解

  • 热伤神明

    证同热入心包。都是热性病因高热而出现神志症状的病变。热入心包是指病变部位,热伤神明是针对神志症状。参热入心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