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儿啼

猜你喜欢

  • 气郁

    病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多因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丹溪心法·六郁》:“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证治汇补·郁证章》:“气郁,胸满胁痛,噫气腹胀。”治宜行气解郁。《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

  • 狗尾巴草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珍珠菜之别名,详该条。

  • 沙姜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山柰之别名,详该条。

  • 辨证求是

    综合性医书。5卷。清邹承禧撰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卷1妇儿例,卷2真字例,卷3风暑例,卷4古人转手例,卷5考订药味机窍、新方药窍等内容。作者撰写此书,参阅医籍文献不下数百种,并附张仲景、叶天士

  • 内科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手腕痈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腕痈。见该条。

  • 上甲

    出《证治要诀》。即鳖甲,详该条。

  • 增订医方歌诀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 田氏保婴集

    书名。又名《保婴集》。1卷。元代著述,撰人佚名,约刊于14世纪。书中记述婴儿杂病的一些简便医疗药方和灸疗小儿惊癎、疳瘦等病的治法。现有《济生拔萃》本。

  • 蜞蜍著人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蛭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