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何炳元

何炳元

【生卒】:1861~1927

【介绍】:

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廉臣,浙江绍兴人。曾任绍兴医学会会长,创办《绍兴医药月报》,自任副编辑。在学术上思想少保守,不墨守老师传授的方法,主张凡有利于发展中医学术的见解,都要“讲求而研究之”,反对把切脉在诊病中的作用过度夸大,主张全面“观形察色、验舌辨苔、查病源、度病所、审病状、究病变,然后参之以脉”,才不致“为脉所惑”。有《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等多种著作。

猜你喜欢

  • 小儿脚瘃(zhú 逐)

    病证名,瘃即冻疮。《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一卷:“夫小儿脚瘃者,是小儿肉嫩,外风冷中于足掌中涌泉穴也。是儿脚上皮肉间,气血与风邪相感,使肉硬气血不通,阳气不达,致使然也。”

  • 陈其晋

    【介绍】:清末医家。字康斋。海盐(今属浙江)人。著有《康斋医案偶存》等书。

  • 香连猪肚丸

    《医学入门》卷六方。木香五钱,黄连、生地黄、青皮、银柴胡、鳖甲各一两。为末,入猪肚内缚定,砂锅内煮烂,取出捣丸,梧桐子大,小儿作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米饮送下。治骨蒸疳痨羸瘦,痨痢等症。

  • 纹入掌中

    指纹向掌中延伸,多主腹痛。

  • 红如柿色舌

    全舌无苔,红艳如柿色。为热极伤阴或阴虚火旺之候,宜清热养阴,或滋阴降火。

  • 肝郁胁痛

    证名。指气机郁结所致的胁痛。多由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阻络痹所致。《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两胁骨疼痛,筋脉拘急,腰脚重滞者是也。”甚则可见胁痛难忍,或胁腋牵痛,烦躁易怒

  • 牛菟丸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七方。牛膝、菟丝子各一两。酒浸晒干为末,以酒煮糊为丸,空腹酒送下。治腰膝疼痛,或顽麻无力。

  • 厌不能发

    病证名。《灵枢·忧恚无言篇》:“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古人则认为声哑无音系由寒邪客于会厌,会厌开阖不利所致。

  • 食劳黄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一。①又称食劳疳黄、黄胖。详各该条。②为脾积之俗称。《儒门事亲》卷三:“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已,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俗呼为食劳黄也。”详

  • 小续命饮

    《伤科秘要》方。当归(酒炒)、通草各一钱,乌药、炒麦芽、香附(童便炒)、炙鳖甲、山楂肉各二钱,苏木、红曲各一钱半,红花、甘草各五分,牡丹皮八分。水、酒煎服。治跌打内挫,损伤筋骨,气血不通,瘀滞疼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