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喉科秘诀》卷下。即大水风。详该条。
针灸著作。2册。吴炳耀撰,吴韵桐绘图。书成于1933年。上册论内景、阴阳、五行、诊法、经络、针灸法及各种病证的针灸取穴法;下册包括十四经的经穴分寸歌、循行歌、主病歌等,每经绘有精细的经脉经穴彩色图,图
八利之一。实指痢疾。《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滞利,谓便下脓血相杂也。”治疗参见小儿痢疾条。
【生卒】:?~1550【介绍】:明医家。字君美,别号思惠。祖籍汴(今河南开封)。宋南渡时迁居于吴。世业医,父颐有医名。少时习儒,因父母双亡,家道中衰,乃修医业,遂精岐黄学,所试辄效,任太医院院判。曾征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肠胃本挟于热,因产又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肠胃否涩,热结肠胃,故大便不通也。”治法参见产后大便难。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内伤眩晕》。又称醉头风。有虚痰眩晕、实痰眩晕、湿痰眩晕、停饮眩晕、风痰眩晕、痰火眩晕之不同。详各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其色类似雪口,又称雪口。因心脾二经胎热上冲所致。其症满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则咽间叠叠肿起,致难哺乳,多生啼叫。
出《新修本草》。为接骨木之别名,详该条。
乳母忧思气结哺儿,令儿致病。因思则伤脾,儿饮其乳,则病吐泻腹胀,面黄而啼(《证治准绳》)。
证名。指先躁后烦的证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伤寒明理论》卷二:“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有谓内热曰烦,外热曰躁;烦属阳,躁属阴;内热为有根之火,外热为无根之火者。故但躁不烦,及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