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脘

中脘

经穴名。代号RN12。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腑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图28)。

图28

猜你喜欢

  • 冷瘘

    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三。即冷疮。详该条。

  • 腋疽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

  • 元门脉诀内照图

    脏象著作,2卷。旧题汉华佗撰。主要收“明画图之象,明当脏之病,明五脏相入,明脏腑相入,明脏腑用药,明脏腑成败”等六方面内容。有图有论,文风古朴,颇多奇论。历代藏之内府,世罕见闻。明嘉靖间太医院判周兴国

  • 四味肥儿丸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炒黄连、芜荑、神曲、炒麦芽各等分。为细末,米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空腹白开水送下。治小儿呕吐不食,腹胀成疳,或作泻不止,或食积脾疳,目生云翳,口舌生疮,牙龈腐烂,

  • 内伤夹暑

    病证名。指炎暑因伤房劳及杂进膏粱水果致全身阳气不得伸越的重危病证。《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内伤夹暑者,暑月房劳,兼膏粱水果杂进,至周身阳气不伸,脉沉细,或弦紧,面垢,无汗恶寒,四肢厥逆拘急,霍乱

  • 胃溃疡粉

    即乌贝散。见该条。

  • 水三七

    见《贵州卫生》(11):1959。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 许观曾

    【生卒】:1898~1939年【介绍】:民国时期医家。字半龙。江苏吴江人。曾在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著有《内经研究之历程考略》、《中医诊断学大纲》、《外科学大纲》、《药敛启秘》等。

  • 小铁子

    见《云南中草药选》。即铁仔,详该条。

  • 水仙子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五谷虫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