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下针

下针

进针。《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肝肾之部,得气引持之。”见进针条。

猜你喜欢

  • 腰脚痛

    证名。又称腰足痛。指腰痛连及下肢之症。多因肾虚,风寒湿侵袭所致。《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真气交争,故腰脚痛。”治宜补肾强骨,祛风散寒化湿

  • 肾俞

    经穴名,代号BL23。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腰

  • 高瑞南

    【介绍】:见高濂条。

  • 抑阳散

    见《保婴撮要》卷十五。即洪宝丹,见该条。

  • 佐脾丸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山楂肉三两,莱菔子、连翘、陈皮各五钱,赤茯苓、半夏各二钱。为末,粥糊为丸。治食不消化成积痞闷。

  • 三焦

    ①六腑之一。是脏腑外围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分上焦、中焦

  • 许道幼

    【介绍】:南北朝时梁代医生。生平欠详。

  • 辣茄

    见《花镜》。即辣椒,详该条。

  • 狗儿蔓

    见《陕西中草药》。为面根藤之别名,详该条。

  • 心阴虚

    由劳神过度或久病、热病耗伤心阴所致。又称心血虚。症见心悸,心烦,失眠,易惊,健忘等;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治宜养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