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学粹精条。
书名。12卷。明·王思义撰。约成书于15世纪。本书即《三才图会》内容之一。是以图为主的图解性植物学。共收录植物(草木类,主要是药用植物)531种。每种均先绘原植物图,后记该植物的产地、形状,别名及性味
指肩胛骨、子骨,左右共四块。详各条。
病证名。《喉科心法》:“其人平日常有齿痛舌痛,牙缝出血,咽干喉燥,耳鸣,盗汗,梦遗,夜热夜咳之症。偶然受热,或食热物,或犯房欲,即咽喉痛,红肿,或红甚而不肿,夜甚于昼。脉洪数,或细数,由肾中真阴亏损故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浮翳内障。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惠眼观证》,已佚。
病证名。衈者,“耳血也”(《玉篇》)。《红炉点雪》卷一:“耳出血曰衈。”系指耳中出血。由少阴亏损,虚火上炎致者,耳中血出淡红,不疼不肿,或兼见手足心热,唇红颧赤,脉象细数等。治宜养阴、清热、止血。可选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正七品上。
指药物性味和平者,多属调理扶正之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筋骨结合的地方。《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