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出《尔雅·郭璞注》。即水芹。②出《名医别录》。即旱芹。各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溲血。指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杂病源流
【介绍】: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6卷,已佚。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5卷,作者陶氏(阙名),已佚。
证名。简称懊憹。又名心中懊恼。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多由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或因湿热内蕴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
见《岭南草药志》。即白背叶,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野棉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袁句条。
见《泉州本草》。为算盘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