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上的今天>副国级“老虎”苏荣被查

副国级“老虎”苏荣被查

在10年前的今天,2014年6月14日(农历2014年5月17日),副国级“老虎”苏荣被查。

苏荣落马前在曾任职的青海最后一次露面。(资料图)

2014年6月14日,中纪委网站下午5时发布消息,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十八大后中纪委首次拿下副国级高官(薄熙来为十八大之前落马),中共“打老虎”的强力反腐运动再次升级。

现年66岁的苏荣堪称中国政坛的“实力派”官员,历经多省历练,足迹踏遍吉林、青海、甘肃、江西、中央等多地,仕途履历极其丰富。苏荣祖籍吉林洮南,自1968年起在吉林深耕多年,从县、地、市稳步上行,拥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1992年任吉林省委常委、秘书长,踏入省部级官员队伍,直至吉林省委副书记。

2001年,苏荣转任西部省份青海省委书记,后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三年后,再获调任,赴邻省甘肃任省委书记;2006年~2007年,苏荣曾在中央党校任正部长级副校长一年,此后南下江西接替进京的孟建柱再任省委书记;一直到2013年退居二线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从省部级晋升到副国级,进入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

此外,苏荣属“多朝元老”,他从中共十四大上就成为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大连任候补委员,并在十六大上进入中委,十七届连任。

十八大后,中纪委反腐势头持续升温,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8名省部级官员落马,其中与苏荣原任职地江西有关的就有三位。彼时江西官员落马,也有消息传苏荣将被调查。

解读中央为何打“周徐苏令”这四虎

苏荣一案,利剑所指向的是“一把手”和买官卖官。

如果和白恩培案合观,意义更明显。白恩培所牵涉的,无论是张田欣,还是孔垂柱,或是沈培平,很大的一点,就是买官卖官。说白了,高级官员向封疆大吏贿赂、送礼,谋求晋升;而一把手手握重权,能够掌控人事变动。这两者的耦合,就引出了买官卖官这个历史性难题。中央巡视组在多个省份的巡视意见,均把一把手监督和买官卖官摆放在一起,意义再明显不过了。

苏荣亦是如此。据报道,其妻多次染指稀土矿产,不少江西省内高级领导以贿赂其妻的方式,变相贿赂苏,以此获得苏信任和提拔机会。比如江西省原副省长姚木根,江西萍乡两届原市委书记陈安众和陈卫民,均与苏荣关系密切。

苏荣简历图

苏荣,男,汉族,1948年10月生,吉林洮南人,1974年1月参加工作,197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

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68-1974年吉林省白城市洮安县那金公社新力大队会计、党支部副书记

1974-1975年吉林省洮安县那金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

1975-1980年吉林省洮安县委常委,那金公社党委书记、岭下公社党委书记

1980-1983年吉林省洮安县委副书记(其间:1980.09-1981.01农业部干部培训班沈阳农学院班学习;1982.03-1983.01吉林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学习)

1983-1984年吉林省白城地委委员、扶余县委书记

1984-1985年吉林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学习

1985-1987年吉林省白城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1987-1988年吉林省白城地委书记、行署专员

1988-1989年吉林省白城地委书记

1989-1990年吉林省四平市委书记

1990-1992年吉林省四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1992-1995年吉林省委常委、秘书长(其间:1994.03-1994.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5-1996年吉林省委常委、延边自治州委书记

1996-1998年吉林省委副书记、延边自治州委书记(1994-1997年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8-2001年吉林省委副书记

2001-2002年青海省委书记

2002-2003年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其间:2003.03-2003.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3-2004年甘肃省委书记

2004-2006年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2007年中央党校副校长(正部长级)

2007-2008年江西省委书记

2008-2013年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3-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江西省委书记(至2013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至2013年4月)

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4年6月14日 中纪委公布,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

桂松案疑云

苏荣主政期间,江西经济发展缓慢,投资环境不好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江西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奇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坦言,外界对投资环境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对江西软环境的不满上。

“行政审批事项过多,行政效率过低,各种各样从部门利益和个人私利出发的政府行为和政府官员行为,大大抵消了江西各种优惠政策带给外商的实惠。”汪玉奇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江西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之前在江西投资的,多是苏荣的前任从江浙沪等发达地区拉来的民营资本。但在苏荣任内,有不少人撤资倒闭,“这与苏荣夫妇的插手不无关系”。

59岁的民营企业家桂松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早年,他曾在深圳和海外创业。2001年,他成立了江西鸿源数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鸿源公司),回家乡发展。

鸿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研发LCOS项目。这是一种大屏幕显示技术,在投影机显示技术领域,以低成本、高性能、环保著称,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鸿源公司一位杨姓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鸿源公司能够落户南昌,缘于1999年的首届深圳高交会。

“当时,桂松和他的团队展示了第一代LCOS技术产品,虽然外壳粗糙,但由于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仍赢得了广泛的关注。”这位负责人说,许多城市纷纷表示愿为引进LCOS项目提供优惠政策和支持,其中就包括江西南昌。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为了动员桂松将LCOS项目落户南昌,江西还专门成立了以省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LCOS项目推进领导小组”。

落户初期,双方合作很顺利,鸿源公司也显露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选用了该公司生产的180寸大屏幕拼接电视墙和70寸高清数字电视机。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鸿源公司与地方政府就出现了裂隙。据上述杨姓负责人介绍,在公司落户之初,南昌市政府承诺划拨200亩地,用于科研人员及企业职工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但直到2006年,鸿源公司才通过招拍挂的方式拿到了其中的120亩。后来,鸿源公司将这一项目的建设承包给了福建东方宏利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宏利)。东方宏利拿到项目后,私自变更了项目用途,开发成高档商品住宅项目“东方海德堡”。

鸿源公司因此与东方宏利发生争执。期间,南昌市政府曾出面协调,要求鸿源公司“顾全大局,维持稳定,将配套项目转让给南昌东方宏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鸿源公司不服。2010年1月6日,桂松致函江西省委领导,举报东方宏利抢夺宏源公司研发配套用地,擅自将工业项目用地开发为房地产项目。

据桂松妻子李方红称,南昌市委领导得知此事后曾指责桂松,“两人在电话中吵了一个多小时”。

一个多月后,因涉嫌行贿,桂松被江西警方网上通缉。当年3月5日,桂松在深圳被抓。3月18日,南昌市检察院以涉嫌单位行贿罪批准逮捕桂松。

2012年12月31日,南昌市经济开发区法院一审判决,认定桂松犯单位行贿罪、抽逃资金罪,合并判处有期徒刑5年。

目前,此案仍处于二审阶段。桂松本人也在去年4月被取保候审。他以此为由,婉拒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采访。

不过,他的辩护律师杨金柱告诉记者,桂松案既不涉及黑社会集团,也无政治类敏感问题,被告人数也很少,而且全部是单位犯罪。就案件本身而言,可以说是普通的刑事案件。但在办理过程发现其中的不寻常,背后隐隐有巨大的无形手在操纵着,也涉及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巨大利益。

2014年6月24日,该案二审在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三次开庭审理。在质证陈述中,桂松将矛头直指苏荣,称其批示授意江西省纪委牵头公检法各部门制造本案,“成立专案组,划拨数百万元财政资金,对我和鸿源公司展开跨境调查”。

据鸿源公司方面反映,南昌市委领导曾告诉桂松,鸿源生活配套用地转让是省委领导的决定,“上面要整你,你自己到省里去摆平吧。”

为了让桂松信服,该领导在电话中进一步透露称,通过南昌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夫人牵线,苏荣妻子于丽芬在香港收受了一个福建籍商人韩世忠高达“8位数”的贿赂。而后者正是与宏源公司争夺120亩配套用地的东方宏利公司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