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儿童故事>经典童话>其他经典童话>小公鸡历险记

小公鸡历险记

《小公鸡历险记》

作者:贺宜 扫校:肖毛 整理:

---------------------------------

扫校说明

小时候,也许看过《小公鸡历险记》,也许没有。那天,偶然在两个地摊上分别买到这两种版本的《小公鸡历险记》,然后就开始读。童话的语言非常优美,有些段落,就像散文诗。故事的前半很有趣味,只有快到结尾时,说教意味才浓起来——不然,这将是一部比较完美的童话。

不知道孙幼军先生的《小贝流浪记》是哪年写出来的,如果在《小公鸡历险记》之后,那么,它的写作很可能受过该书的启发。也不知道贺适先生最好的童话作品是哪一部,看过的,这部最有意思,插图也与原著结合得很好。在初版与再版中,严折西与阿达的插图完全是两种风格,一以写实为止,一以写意为主,却能各臻其妙,宛如天成。

这部童话,比《大林和小林》稍长,故事也更完整,属于老老实实,从头讲到尾的故事。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故事中的悬念并不“悬”,成人看来,更是如此。但是,语言的鲜嫩与优雅,用词的生动、精确,却让它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插图很多,不能放上来,我能做的,只有尽快把它校完而已。

最近,有朋友说,但凡好的童话,读起来的感觉都很好。那么,请你试着读读看:当读到那些清新的描写与生动的对话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一 鸡妈妈孵出十三只小母鸡和一只小公鸡

从前,在一个地方住着一只母鸡。

不,还住着一只公鸡。——不过,这只公鸡在故事发生前不久,已经死了。他怎样死的,以后你会知道。

这只母鸡还有两个邻居,就是一只黄狗——大黄花和一只灰猫——圆鼻子。

这样说来,你就可以明白了:这只母鸡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小公鸡,也没有女儿——小母鸡。

母鸡觉得,这样孤单单地过日子,是很无聊的。

幸好,这母鸡还有十四个鸡蛋。这是她不久以前,在她丈夫还没有死的时候生下的。

母鸡决定孵这十四个鸡蛋。只要这十四个蛋变成十四个 小宝宝,她就不是一只孤零零的母鸡,而是一只幸福的鸡妈妈了。

她就在家里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适宜于孵蛋的地方,而且还做好了一切准备——吃饱了东西,喝够了水,把自己全身的羽毛放得宽宽的、松松的、软软的。

这样,她就开始孵蛋了。

她把羽毛紧紧地盖在十四个蛋上面,好象给它们盖上了一条上等的绒毯似的。

那时候是春天。太阳暖洋洋的,从窗子里照进来,照到她的窝里。

母鸡坐在蛋上,满脑子里装着幸福的想法:

十四个蛋!要是七个蛋孵出小公鸡,七个蛋孵出小母鸡,一半对一半,这该多好啊!多么叫人满意呀!那时候,她这个鸡妈妈,带着七只小公鸡和七只小母鸡,在场地上到处走,谁看了不羡慕!她要带着他们到草堆里去,把顶肥的小虫找给小鸡们吃。她只要一听他们叽叽的声音,就会满肚子高兴……

她这么幸福地想着,所以尽管鸟儿们叫得很好听,尽管丁香把花枝伸进窗子里来,她都不注意。

她一心一意地孵着蛋,除了吃食,喝水,拉屎,日夜不离窝。

她足足孵了三个星期。

到了第二十一天,好啦!她听见蛋壳里头有很轻的响声:

“得!得!得!得!”

母鸡心里欢喜地想:

“哈!宝宝们要出世了!宝宝们要出世了!”

过了好一会,只听得轻轻的“咯拉”一响,一个蛋壳分成了两半,一只湿粘粘的小鸡钻了出来,她的腿软软的,刚站起一下,又伏倒在妈妈的羽毛里,她的小眼睛给亮光刺得闭上了,“叽呀、叽呀”地叫了几声。

母鸡满心欢喜地“咯咯”叫着。她把小鸡看了一看:这只小鸡是母的。

母鸡快乐地想着:

“多么漂亮的小母鸡!她的小脚红红的,她的小嘴又尖又红,大起来一定象我,满身会长出美丽的有麻斑的羽毛。嘻,现在,我已经当妈妈了!”

不久,第二只小鸡出壳了。鸡妈妈一看,又是一只小母鸡。

“多么漂亮的小母鸡!她的脑袋大大的,大起来一定象我一样聪明。”鸡妈妈这么想。

接着,第三只小鸡出壳了。鸡妈妈一看,又是一只小母鸡。

“多么漂亮的小母鸡!她的脚是青的,象她的爸爸!下一回出世的,该是小公鸡了。”

第四只小鸡出壳了。可是,仍旧是一只小母鸡。

鸡妈妈有些着急了。心里想:

“怎么都是小母鸡呀?这回该是小公鸡了。要是我有七只小母鸡,七只小公鸡,那多好啊!”

可是,第五只小鸡出壳了,第六只小鸡出壳了,第七只、第八只、第九只、第十只小鸡出壳了——都是小母鸡。

鸡妈妈烦恼起来了。她在窝里不安地转动,把那些空蛋壳用脚拨出来,心想:

“现在还有四只小鸡没有出壳。这四只小鸡,该全是公的吧。”

没有多久,三只蛋的壳又破了。鸡妈妈看着:

第一只是小母鸡。

第二只,也是小母鸡。

第三只,还是小母鸡。

鸡妈妈心冷了。她难受地想:

“这是怎么回事呀!我孵了十四个蛋,可是,孵出了十三只小母鸡,那一只小鸡一定也是母的了。我多么不幸!连一只小公鸡也没有!……不,也许这最末的一只是小公鸡吧!啊,但愿他是小公鸡!”

最末的一个蛋“得得得”的响着。鸡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她用嘴啄着蛋壳。“咯拉”一声,蛋壳分成了两半,一只湿粘粘的小鸡,软绵绵地坐在半个蛋壳里。鸡妈妈一看,欢喜得耸起全身的羽毛。她叫着:

“咯,我的宝贝小公鸡!咯,我的宝贝小公鸡!”小母鸡们的毛毛已经干燥了。她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叫得满屋子响,有的在妈妈的翅膀里探出脑袋来,有的往妈妈的胸脯下钻着,有的跳到妈妈的身上去。

小公鸡的脑袋也想探出来,可是鸡妈妈立刻用翅膀一拨,把他全身拨到自己温暖的怀里。她的眼睛一张一闭,幸福地听着小鸡们叽叽地叫着。小鸡们叫得越响,她也听得越满意。

二 鸡妈妈给小鸡们取名字,小公鸡怎样取得“喔喔”这个名字

小鸡们长得都很活泼了。一个个都象一团黄色的小绒球, 老在鸡妈妈的脚边滚来滚去。

鸡妈妈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们,她特别爱那只小公鸡。这也难怪,她只有这么一只小公鸡,而且他又是最小的孩子哩!

鸡妈妈决定给孩子们取名字。照鸡们的规矩:小鸡们应当也有他们的名字的,象人们一样。

可惜她现在不能跟丈夫商量,要是他没有死去的话,他的聪明的脑子里,一定会想出许多很好的名字来,现在她只能自己来动脑筋了。

其实,鸡妈妈也是很聪明的。她给每一只小母鸡取了很漂亮很有趣的名字。比如说吧:

第一只小母鸡取名小咯妲,因为她希望这个“女孩”将来长大后,能够象自己一样会生蛋,而母鸡们生了蛋以后,是应当“咯妲、咯妲”地欢叫的。

第二只小母鸡叫做小乖乖,因为她相信这个女孩将来一定象自己一样聪明。

第三只小母鸡叫做小青脚,因为她的脚跟她爸爸的脚相象。

下面的小母鸡,有的叫小美美,有的叫小丽丽,有的叫小黄眼,有的叫小麻花,有的叫小红帽,有的叫小球球,有的叫小蛋妞,……一句话,每一个名字不是表示了小母鸡的特点,就是表示了鸡妈妈的希望。

只有小公鸡还没有名字。因为鸡妈妈对这件事看得特别认真。她一定要给他取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名字,这个名字不但要好听,而且要有意思。

邻居们来拜望鸡妈妈。那一天,天还没有亮呢,第一个客人就来了。那就是灰猫圆鼻子。

灰猫圆鼻子刚从灶肚里爬出来,身上的衣服从冬天起就已经烤焦了。他虽然不很宽裕,可是却很喜欢享受一下,大白天睡觉。不过,说良心话,他也不能算一只懒猫,因为他还是很会捉老鼠,在晚上他是很勤快的。而且,他对邻居们也很好,谁都可以看出他是一只好脾气的猫,所以,鸡妈妈也是一向把他当做朋友的。

现在,灰猫圆鼻子离鸡妈妈很远站着。他知道鸡妈妈有一个脾气,就是当她有孩子的时候,是不喜欢猫们靠得太近的。他老远看见小鸡们在鸡妈妈翅膀下探出了脑袋,就用夸奖的声音,大声说道:

“真漂亮!他们多大啦?取了名字没有?”

鸡妈妈告诉他,小母鸡们都已经有了名字,随后她就烦恼地说:

“可就是这最小的小公鸡,还没有给他想出适当的名字。圆鼻子猫叔叔,你给他取个名吧!”

灰猫圆鼻子说:“我看叫他小尖爪吧。”

鸡妈妈问道:“为什么呢?”

“他长大了可以有尖尖的爪,捉老鼠很能干。”

“不,不!”鸡妈妈吃惊地摇着脑袋,“我的孩子不能捉老鼠,请你再想一个好名字吧!”

灰猫圆鼻子眯着眼睛,表示他正在尽力动脑筋,可是过了一会,他抱歉地说:

“嗯,可惜再想不出更好的名字了!”

他挺有礼貌地笑了一笑,在窗台上躬了躬腰,就轻手轻脚地走开了。

不久,又来了一个客人。那是喜鹊姑娘。

喜鹊姑娘因为在月夜里睡不着,飞到鸡妈妈那儿来串门。她停在鸡妈妈家的屋角上,“雀雀雀”地叫着。

小鸡们给喜鹊姑娘吵醒了,他们叽叽地叫着。鸡妈妈也“咯咯咯”地招呼这招呼那,喜鹊姑娘不停嘴地跟鸡妈妈谈天:

“恭喜!恭喜!添了这么多宝宝呀?鸡婶子,你多么操心呀!”

鸡妈妈很满意,可是她谦虚地说:

“麻烦是麻烦一点儿,可也没什么!”

“够你受的了。要是我就不行。你看,光是理这条长裙子就挺费劲的了。”喜鹊姑娘说着,一边就卖弄地用嘴梳理她那漂亮的整齐的长尾巴。

鸡妈妈把喜鹊姑娘的长尾巴看了一眼,心不在焉地说:

“这也还没什么。我就是为这件事烦恼——我的小儿子还没名字,喜鹊姑娘,你跑的地方很多,有见识,费心你给他取个名儿吧。”

喜鹊姑娘说:“哦,取个名儿吗?有的是!我说,就给他取名满天飞吧。”

“为什么叫满天飞呢?”鸡妈妈诧异地问。

“很简单呀。”喜鹊姑娘快嘴快舌地说,“他大了可以满天去飞,他爱到哪儿就到哪儿,这样他可以变得很聪明,很有见识,象喜鹊一样。”

“可是,他是一只小公鸡呀。”鸡妈妈失望地说。

“小公鸡也一样。他不是也有翅膀吗?”

“不!他不能象喜鹊一样满天飞,你再说个更好的名字吧!”

“那么,叫他常年喜吧。常年喜是我们喜鹊最吉利的名字。”

“不,最好不要喜鹊的名字,请你给取一个鸡的名字吧!”鸡妈妈恳求着说。

喜鹊姑娘呆了一会,才结结巴巴地说:

“可是,我想不出鸡有什么好的名儿呀。……唉,对不起,我要回去熨我的裙子去,今天早晨,我还要去参加一个联欢会哩!”

说着,她就“嘟”的飞走了。她飞到远处一个屋檐上,一边梳理着长尾巴,一边说:

“哈,滑稽!真叫人笑掉下巴哩!鸡也想有个好名儿。他们有什么好能耐!”

她正在背后嘲笑的时候,忽然听见一阵清脆响亮的歌声响起来了:

“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这是多么好听,多么动人的歌声啊!它是从正南边一个村子里传过来的。随着,四面八方都“喔喔喔”啼起来了。狗叫着。月亮淡了,东方白起来。村子里响动着声音,牛从栏里走了出来。

喜鹊姑娘吃了一惊,扑楞楞飞走了。

这个“喔喔喔”的声音到处都听到了。小鸡们也听到了。

“妈,这是什么声音呀?”小公鸡奇怪地问。

“这是公鸡叔叔在唱歌。”

“他干么要唱歌呢?”小公鸡又问。

“他唱歌,叫大家早早起来工作,早早起来学习!”鸡妈妈说。

“他唱得真好,我大起来也要‘喔喔喔’地唱。”小母鸡小咯妲羡慕地说。

“我大起来也要这样唱,”小母鸡小黄眼也说。

“妈妈,你为什么不唱呀?”小公鸡问。

“不,孩子们,这是公鸡们适宜做的工作。你们的爸爸唱得比谁都好哩!”鸡妈妈说。

“爸爸?爸爸在哪儿呀?”

“妈,叫爸爸来,我要爸爸!”

小鸡们叽叽喳喳嚷开了。可是,鸡妈妈却哭起来了。

“孩子们……不,不要提你们的爸爸,……”

“为什么?”

“我们要爸爸!”

不懂事的小鸡们叽叽喳喳嚷着。

于是鸡妈妈一面流着眼泪,一面给孩子们讲着不幸的故事:

“那一天晚上多可怕呀,”鸡妈妈回忆着说,“大概四个多月前吧,你们的爸爸说睡不着,就走到院子里去了。我叫他进屋里来,他不听。”

“他多不乖呀,不听话。”小母鸡小乖乖说。

“不要插嘴!听妈妈说下去。”小公鸡睁大了眼,生气地说。

鸡妈妈擦了一下眼泪,接着说:

“我刚迷迷糊糊睡着,忽然听得院子里‘咯呀’叫了一声,接着翅膀乱扑,我从门缝里一张,天呀!你们的爸爸,给一只黄鼠狼,叼,叼去了!呃,咯咯!这杀人强盗!这短命的黄鼠狼!”

鸡妈妈说到这儿,再也说不下去了。

小母鸡们也跟着哭起来了。小公鸡半天没有作声,后来才又问:

“妈妈,为什么你不赶上去打那个强盗,那个黄鼠狼?”

鸡妈妈正想回答,忽然,又响起了一阵清脆响亮的叫声:

“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小公鸡睁大了眼说:

“妈妈,我大了也要唱,唱得比这还要好听!我大了还要会打架,……”

鸡妈妈吃惊说:“为什么?傻孩子!”

“我要跟黄鼠狼打架!”

鸡妈妈吓得全身的羽毛都耸了起来。她用翅膀一把搂住小公鸡说:

“好孩子,快别胡思乱想,鸡是不能跟黄鼠狼打架的。这一定会送命,……你大了还是做个最好的歌手吧,象你爸爸那样。……哦,我想起来了,你就叫做‘喔喔’吧,这是一个最好的名字!”

就这样,小公鸡有了一个漂亮的名字。

三 脖子夹在篱笆眼里了

小鸡们长得挺快,才过了个把星期,个儿长了不少了。

那一天,鸡妈妈带着孩子们,在场地上走。这个场地就在院墙外边。

小母鸡们胆子很小,走不多远,就想往妈妈的翅膀下钻。鸡妈妈小心地照顾孩子们,一路走,一路“咯咯”地叫。她垂着翅膀,好让孩子们在翅膀下跟她一块走。

有几只小母鸡干脆躲在妈妈的肚子下,妈妈走一步,她们就叽叽喳喳叫着,飞拨着小脚,扇动着小翅膀,三脚两步赶上去,又钻到妈妈的肚子下面。

小公鸡喔喔显然跟小母鸡们不一样。他有点野头野脑,鸡妈妈再三地招呼他,要他紧跟着走,可是他不停地东转西转,看看这里,瞧瞧那里。

今天他是第一次到场地上来。场地比院子要大多了,在这个地方,小公鸡喔喔用惊奇的眼光看着许多新鲜的东西。他看见场角边的草堆里长着许多蕈——那是象伞一样的东西。蚂蚁们沿着“伞柄”在走动,不知道忙些什么。他还看到远处有一个东西,模样儿跟蕈差不多。可就是大了不知多少倍。它的下面装着轱辘,有一头很大的有两只角的大东西,在推着轱辘。轱辘就带着小河里的水,沿着沟沟,哗哗哗哗地奔流到田里去。他还看到别的许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他第一次看到,有些,他看了觉得奇怪,有些,看了觉得有趣;有些,看了有点儿害怕。因为他不知道它们到底对他会怎样。所以他一股劲地问他的妈妈:

“妈,这个有角的大东西是什么呀?”

“哈,宝宝,这是牛老伯伯,他在打水呢!”妈妈说。

“妈,妈,这个在石子上爬的是什么呀?”

“宝宝,这是蜗牛。”

“他背着屋子干什么呀?”小公鸡喔喔诧异地问。

“不干什么,”鸡妈妈几乎也答不上来,“他爱这么做。这样他出门儿方便。”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背着屋子走呢?”喔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