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
【源】 ①相传黄帝臣容区(一作臾区)封于鬼国,以国为氏。商有鬼侯,即九侯,漳浦(故治在今福建漳浦),有鬼侯山,是其封域(11,17,60)。 ②相传鬼方国(故城在今贵州境内)之后,以国为氏(17,62)。【望】 五溪(17,418)。【人】 鬼章,宋时南诏将(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黄帝时有鬼臾区,一作鬼容区。又,商有鬼侯,即九侯,鬼姓或出此。”今河南安阳西南有九侯城。
【源】 ①相传黄帝臣容区(一作臾区)封于鬼国,以国为氏。商有鬼侯,即九侯,漳浦(故治在今福建漳浦),有鬼侯山,是其封域(11,17,60)。 ②相传鬼方国(故城在今贵州境内)之后,以国为氏(17,62)。【望】 五溪(17,418)。【人】 鬼章,宋时南诏将(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黄帝时有鬼臾区,一作鬼容区。又,商有鬼侯,即九侯,鬼姓或出此。”今河南安阳西南有九侯城。
读音:Nílǐ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Móutóu’ōu【综】 芒人姓。世居云南金平县三区普角乡,以氏族名为氏,汉姓为盘(157)。
读音:Wūyú《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觿》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Suǒnuòtú【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拉沁(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喀喇沁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kě zhú hún代北姓,后改为朱氏。(见《魏书·官氏志》)渴烛浑氏,改为朱氏。渴烛浑、可足浑疑与可朱浑同而音转矣。(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
读音:Zhōu《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 《汉书·古今人表》 有㷅子。”未道其详。 《汉语大字典》 以“㷅” 同 “鬻”(炒), 未注明其为姓。 又收
读音:Èmótuō【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尼玛察(23,63,180,260)。【变】 ①亦作〔鄂谟託〕(70)、〔鄂谟托〕(180)。②清满洲镶黄旗中有鄂穆它氏(259),镶黄旗满洲马甲
读音:lù【源】 汉初商山四皓有甪里先生,盖因其所居在甪里,其后有甪氏(7,12,15,16,17)。【变】 亦作角(60,80)。【望】 商山(17,418)。【人】 甪若汉,东汉时人,为甪里先生之
读音:wǔ lù【源】 ①系自姬姓。五鹿为春秋时卫邑(故城在今河北大名东),后属晋国,晋公子重耳封舅犯于此,支孙以邑为氏,见《风俗通》(7,17,60)。②以职为氏。古有三鸟,五鹿之职,见《潜夫论》(
读音:Gòngmāsǎng【源】藏族姓。四川阿坝地区果洛四大房名之一(249)。